来源:Recycling 发布时间:2025/9/26 13:33:40
选择字号:
Recycling 2023年封面文章荐读(二):古菌在电子废物资源化中的作用机制| MDPI Recycling

论文标题:Highlighting the Role of Archaea in Urban Mine Waste Exploitation and Valorisation

论文链接:https://www.mdpi.com/2313-4321/8/1/20

期刊名:Recycling

期刊主页:https://www.mdpi.com/journal/recycling

废弃的电子电气设备(电子废物)富含金属,其中许多是关键原材料(CRMs),可视为待开发的“城市矿山”。传统冶金能耗高且依赖化石燃料。生物冶金利用微生物浸出含金属固体,是一种很有前景的电子垃圾价值评估替代方案,由于微生物的生理特性,这不仅是一种环境可持续的过程,而且在经济上也是可行的。与细菌和真菌一样,古菌(Archaea)也具有金属浸出能力,但其潜力被低估。其中,极端环境古菌研究较多,而嗜温菌种虽较少见但也具高价值。来自意大利技术研究院(Fondazione Istituto Italiano di Tecnologia)的Annalisa Abdel Azim博士及其团队在Recycling发表了一项综述,回顾了生物冶金工业应用现状及古菌(特别是产甲烷古菌)在电子废物金属回收中的最新进展。

综述过程

生物浸出路径与古菌的核心作用

生物浸出的核心路径包括自养(直接/间接,依赖CO2、Fe/S氧化)和异养(间接,依赖有机酸/螯合剂)机制。自养浸出利用CO2为碳源,Fe(II)或S(0)为主要能源;异养浸出则依赖有机酸、螯合剂等代谢产物。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LED、光伏电池、PCB等多种电子废物的金属(如Ni, Si, Cu, Ga)回收。

古菌依赖金属维持生理功能(酶结构、辅因子、电子传递),构成独特的“古菌金属组”。基因组学研究表明,古菌基因组中铁结合域比例高于细菌和真核生物,且能利用/耐受多种关键金属(Co, Ni, Mo)及有毒元素。这奠定了古菌应用于金属生物回收与解毒的理论基础。其生物技术应用(如产甲烷)本身也需稳定金属供应。

生物浸出:机理与策略。(A) 异养和自养生物浸出发生在天然矿物沉积物和电子垃圾回收过程中,产生游离金属离子和金属氧化物;(B) 直接(一步法和两步法)和间接生物浸出方法。在直接生物浸出中,在微生物的初始生长阶段(一步法)或指数生长阶段(两步法)加入电子垃圾。在间接生物浸出中,只有微生物代谢物与电子垃圾发生相互作用

古菌生物浸出的实证研究如下:

极端环境古菌: 嗜热嗜酸古菌(如Acidianus, Ferroplasma, Metallosphaera, Sulfolobus)常见于矿物生物浸出操作。某些菌株能氧化/还原铁、硫,并能修复砷(As)、汞(Hg)、镉(Cd)等重金属(如Sulfolobus acidocaldarius氧化砷,Halobacterium吸附镉)。超嗜热古菌Pyrococcus abyssi能在硅饱和环境中结合二氧化硅。

产甲烷古菌: 除了在甲烷循环中起重要作用外,也能从报废产品、采矿残渣和废物流中回收多种关键金属、铂族金属(PGM)和非关键金属。

-混合培养(颗粒污泥): 厌氧颗粒污泥被证明能有效还原回收钯(Pd)、铂(Pt)、铑(Rh)、碲(Te)等形成纳米颗粒。

-纯培养: 如Methanobacterium bryantii能螯合铜;Methanosarcina mazei和Methanothermobacter thermautotrophicus能还原钒(V);后者还能还原钴(Co)和铬(Cr);Methanosarcina在铀(U)还原中起作用;Methanocaldococcus jannaschii能结合硅。

产甲烷菌与关键金属的不利相互作用: 包括抑制与毒性(如Cd、亚硒酸盐、亚碲酸盐、Pd、Pt对产甲烷的IC50值)以及金属还原与产甲烷之间的电子竞争(需添加外部电子供体如乙醇)。

厌氧甲烷氧化古菌(ANME): ANME能通过反硝化型甲烷厌氧氧化(N-DAMO)或与金属(如Mn(IV), Fe(III), As(V), Cr(VI), Se(VI), Sb(V), V(V))还原耦合进行厌氧甲烷氧化(AOM)。研究表明ANME-2d (Methanoperedenaceae) 能耦合Mn(IV)还原氧化CH?;混合培养可利用CH?作为电子供体还原钒酸盐V(V)和锑酸盐Sb(V)。

技术验证与应用转化

近二十年,欧盟资助了多个旨在应用生物浸出技术回收矿山废物(MW)和电子废物中金属的项目。目前已知共有12个项目:

针对CRM提取: BIORECOVER(选择性提取CRM、REE、Mg、PGM,目标TRL 5)、RAWMINA(整合生物浸出和纳米材料,连续中试回收Sb, Co, Ge, W,目标TRL 7)、RUBICON(开发新型生物技术工艺处理红土矿等,回收Co, Sc, Ni等)、BIOCriticalMetals(从尾矿中提取W, In, Ga, Te, Mo)。

专注于电子废物回收: BiotaWEE(创新两步生物浸出技术回收PCB非金属部分中的Cu, Ag, Au)。该项目证明了两步法(厌氧+好氧)处理PCB机械处理粉尘的可行性,金属回收率高(如Cu 182kg/吨PCB),并可避免焚烧、减少废物和CO?排放、降低运营成本。

欧洲公司应用: N2s(英国,从电子废物PCB中回收金属)、BiotaTec(爱沙尼亚,开发新型生物浸出/生物采矿技术)、Ekolive(斯洛伐克,提供欧盟认证的生态创新生物浸出方法InnoBioTech®)。

研究总结

本综述全面概述了电子废物回收的主要方面,强调了可持续回收系统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意义。回收对于满足新兴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光伏电池、涡轮机、电池、催化剂、氢技术)对原材料快速增长的需求至关重要。将产甲烷古菌应用于生物浸出工艺的潜在优势在于,它既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又能从报废设备或其生产残留物中浸出金属。这将使两种不同的技术——气转化和冶金——结合,最终产物主要有两种:甲烷和溶解金属。尽管关于产甲烷古菌对金属需求和响应的研究有限,评估该方法的可行性、明确瓶颈和克服策略是优先事项。鉴于甲烷生产技术成熟度(TRL ≥ 5)和多功能性(如集成生物工艺),将其与电子废物处理结合具有战略意义,不仅可回收金属本身,也可用于升级现有工艺(如厌氧消化中的沼气升级和厌氧污泥作为生物浸出微生物源的利用)。未来研究还应考虑从微生物生物质中高效分离金属的策略。

期刊介绍

期刊发表资源回收、再利用、废弃物管理与循环经济等相关领域的原始性、首创性成果,主题涵盖工业资源回收的创新工艺、工具与方法学,废弃物处理技术,循环经济,零废弃项目实践,回收利用相关政策,回收经济学,回收过程的环境与社会影响,以及产品(生态)设计与回收等方向。目前已被ESCI (Web of Science)、Scopus、FSTA、DOAJ等数据库收录。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彩虹”工具库让细胞内部可视化 科学家在人类骨骼内部发现微塑料
首个由AI设计的病毒问世 首次揭示深海热液动物“以毒攻毒”的机制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