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通信学会 发布时间:2025/9/26 12:35:53
选择字号:
2025年中国通信学会科技奖形式审查结果公示

 

2025年中国通信学会科技奖形式审查结果公示

2025年中国通信学会科技奖形式审查工作已结束。根据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现将形式审查通过的项目在中国通信学会网站(http://www.china-cic.cn)公示。公示期为2025年9月24日-2025年10月3日。

公示期间,任何单位或个人对公布的项目持有异议的,应当出具加盖公章或亲笔签名的书面异议材料,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文件。我会承诺按有关规定对异议人身份予以保护。无正当理由、匿名、冒名或超出期限的异议,不予受理。

联系方式:

中国通信学会纪检办公室,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27号院8号楼15层,邮政编码:100036,电话:010-68209072。

中国通信学会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北京市朝阳区安苑路15号邮电新闻大厦4层,邮政编码:100029,电话:010-68203007。

附件:2025年中国通信学会科技奖形式审查通过项目

中国通信学会

2025年9月24日

2025年中国通信学会科技奖形式审查通过项目

自然科学类

提名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人

主要完成单位

提名者

非平稳无线信道特征与建模及推演方法

何睿斯,杨汨,黄晨,钟章队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超表面通信阵列天线设计方法与关键技术

许河秀,李海鹏,周磊,田超,王光明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试验训练基地,复旦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空间受限下的终端天线设计理论与方法

邓长江,卢宏达,李斌,刘埇,吕昕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基于多层次协同的异构网络智能优化理论和方法

徐雷,唐金辉,唐飞龙,周勇

南京理工大学,上海科技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非规则无线网络的时空建模与资源动态调度理论

钟祎,叶俊良,杨浩,冯晨远,韩涛,张文逸,葛晓虎

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深圳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卫星物联网高效传输理论与方法

何元智,林志,安康,钟旭东,张更新,林敏

中国人民解放军32008部队,南京邮电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电子对抗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第六十三研究所,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系统总体研究所

物联网专业委员会

空地协同的通感融合传输理论与处理方法

费泽松,王新奕,黄靖轩,李斌,刘雷

北京理工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无线物理层安全通信理论与方法

王慧明,王文杰,殷勤业

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多模异构宽带无线通信理论与技术研究

殷锐,余官定,袁建涛,刘胜利

浙大城市学院,浙江大学

浙江省通信学会

面向高速光传输的谱效提升理论模型与方法

董泽,潘晓龙,李欣颖,田清华,余建军

北京理工大学,复旦大学,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感知增强的低空立体网络理论与方法

崔原豪,袁伟杰,景晓军,巩译,许杰,杨照辉,罗永龙

安徽师范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安徽师范大学

长距离实用化量子密钥分发:先进协议设计与安全性证明

马雄峰,周泓伊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

面向近场通信的电磁波调控理论与方法

沙威,孙胜,陈晓明,刘康,陈梦琳,袁帅,吴先良

浙江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安徽大学

浙江大学

芯粒定量成本模型与复用探索框架

马恺声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

资源受限的端边协同计算任务卸载机理与方法

刘家佳,郭鸿志,王佳黛,池凯凯

西北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面向能量受限长航时系统的EH-D2D鲁棒协作传输与时间同步关键技术

曾闵,罗颖,石繁荣,伍春,江虹,肖悦

西南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多域物理层无线安全传输机理与方法

吴泳澎,杨婷婷,周福辉,束锋

上海交通大学,鹏城实验室,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海南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量子密钥分发网络高效传输理论与智能控制机理

赵永利,郁小松,曹原,王双,陈巍

北京邮电大学,南京邮电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复杂高速移动空地信道测量与建模理论

白露,黄子蔚,蔡雪松,程翔,尹学锋

山东大学,北京大学,同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山东大学

低空无线网络协同感知与协作通信的优化理论与方法

孙庚,田大新,孙泽敏,李家辉,梅芳

吉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吉林大学

远距离太赫兹通信基础理论与方法

陈智,戴凌龙,韩充,李玲香,张波

电子科技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大语言模型赋能软件分析

田聪,段振华,张南,王文胜,于斌,苏杰,陆旭,陈矗,赵亮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可重构电磁环境下的高效传输理论与方法

胡小玲,刘晨熙,陶琴

北京邮电大学,浙江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高能效无线传输理论与方法

陈文,武庆庆,张舜卿,李振东,徐树公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纠缠的量子信道噪声处理理论与方法

王川,王铁军,黄智国,曹聪

北京邮电大学,中移(苏州)软件技术 有限公司

量子通信专业委员会

宽带电磁信号压缩采样理论与智能识别方法

高跃,陈哲,李伟,马嫄,秦志金,张行健,张晗

复旦大学,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深圳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北京邮电大学

复旦大学

超密集异构网络效能优化与资源管控

杨春刚,欧阳颖,常征,李彤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移动边缘计算资源分配与优化

樊平毅,吴琼,熊轲

清华大学,江南大学,北京交通大学

清华大学

低空通信阵列信号处理理论与方法

邢成文,赵楠,武楠,卢为党,巩世琪

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浙江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先进量子通信理论

王向斌,于宗文,冯勋立,姜聪,周逸恒,胡骁龙,王树超,徐海

清华大学,数据通信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清华大学

动态时空环境下空地协同计算网络优化机理与方法

张天魁,杨鼎成,徐瑜,陶梅霞,许文俊

北京邮电大学,南昌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面向多场景的无线网络干扰协同管控机理与方法

唐杰,郑倍雄,陈高洁,桂冠,章秀银

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南京邮电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宽带高效毫米波天线阵及毫米波无线通信网络基础理论与方法

何业军,张科,张龙,李文廷,陈亚玲,乔健,亚西尔·赛义夫拉

深圳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深圳大学

量子计算环境下的密码设计与分析理论

高飞,秦素娟,刘斌,魏春艳,吁超华,李振强,黄伟,蔡晓秋,万林春,温巧燕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智能反射面辅助的毫米波通信与感知理论方法研究

黄磊,方俊,郭莉,刘元玮,王沛兰,蒋争明,张沛昌,董超

深圳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深圳大学

密集天线阵列的高效率广域覆盖功能增强理论与方法

唐明春,王秉中,肖绍球,李梅,刘昌荣,尚玉平

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苏州大学

重庆市通信学会

无线可充电传感器网络的精准能量传输与动态协同调度方法

刘徐迅,林驰,王雷

华南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宽带脉冲压缩雷达干扰调制技术研究

杨会军,冯琤,蒋姝,程啟华

南京工程学院

江苏省通信学会

高效扩维正交频分复用传输理论与方法

王昭诚,毛天奇,温淼文,葛宁

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清华大学

高速路由与转发技术的理论与方法

刘斌,郑凯,张楚文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

技术发明类

提名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人

主要完成单位

提名者

空天信息网络安全检测与防御关键技术及应用

杜晔,张亚航,何永忠,刘立祥,刘强,闫春香,刘吉强,孔同,张乐,李耀兵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中船海丰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北京交通大学

网络资源约束下语义驱动的感通算融合技术

汪烈军,李凡,陶晓明,赵学义,郭江涛,余银峰,程述立,贺丽君,段一平,王宇琪,沈佳,袁二东,孔维坤

新疆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新疆联海创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通信学会

非合作密闭环境下的无人系统通信增强技术及应用

杜昌澔,苗夏箐,于俊逸,方金辉,赵俊杰,李莉,李成哲,康春涛,文忠,李亦轩

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乾径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哨兵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理工大学

空天通信空口与安全融合关键技术与应用

殷柳国,刘丽哲,陈钊,付澍,李勇,倪祖耀,裴玉奎,郝文涛,叶智钒,李行健,杨朔,汪畅,夏金涛,范琪琳,曾孝平

清华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重庆大学

清华大学

雷达通信一体化波形设计与抗干扰技术及应用

全英汇,刘永军,李财品,时晨光,薛敏,刘智星,刘文康,王华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4/5G融合大功率HPRRU产品发明及应用

赵炜,田毅,刘秦,孙勇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分公司

陕西省通信学会

高速大容量智慧光网络规划设计技术及应用

刘杰,江树臻,蚁泽纯,吴建辉,叶胤,陈烈辉,张优训,赵春华,饶小正,张宇

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广东省通信学会

FlexE驱动的能源互联网智能通信与全业务承载关键技术研究

余雨,商林江,童莹,沈伟,朱昊,汪大洋,李冬华,何睿清,苏善婷,柳欢

南京工程学院,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江苏力源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天翼数字生活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省通信学会

能源化工多物联状态感知融合与能效适配协同传输技术及应用

包建荣,邱雨,刘超,许晓荣,姜斌,翁格奇,陈颖,吴俊,孙闽红,刘春山,曾嵘,周雪芳,池灏,栾慎吉,商艳海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杭州奇霖科技有限公司,谱恒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浙江省通信学会

卫星通信相控阵模组核心芯片与三维异构集成技术研究及应用

蔡志匡,胡善文,郭宇锋,谢祖帅,王子轩,朱刚毅,姚佳飞,张志涛,王泉,谷燕

南京邮电大学,安徽矽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南京邮电大学南通研究院有限公司

南京邮电大学

光交叉(ROADM/OXC)关键技术及应用

沈纲祥,王东,李泳成,胥锋,孙将,潘皓,葛大伟,郭宁宁

苏州大学,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江苏省分公司

苏州大学

宽带多径场景可泛化辐射场拟真技术及应用

王卫民,杨涛,张钦娟,张志华,王瑞鑫,张吉林,杨雨晴,高瞻远,易轩,李哲,黄永刚,吴永乐,刘元安

北京邮电大学,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北京中科国技信息系统有限公司,维沃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成都坤恒顺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电子科技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面向轨道机辆检修的工业互联网关键技术与应用

杨冬,张维庭,王洪超,郑涛,高德云,康嘉文,赵剑,崔宝洲,田俐强,胡斌,陈鹏,田甜,王晓野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新联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工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卫星互联网路由控制系统关键技术与重大工程应用

刘江,刘韵洁,丁睿,张然,马兴睿,赵源,潘恬,周宇柯,杨帆,查玄阅,王春龙,赵泰博,朱士伟,张路,张晓蕊

北京邮电大学,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紫金山实验室

北京邮电大学

复杂场景下多智能体精准定位与协同调度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

张霆廷,沈渊,朱旭,梁天豪,鲍亚川,刘凡,曹杰,李建佳

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哈尔滨工业大学

全频率、多域协同高性能终端天线关键技术与应用

李越,常乐,冯正和,孙跃华,张志军,张安学,张永健,王文超,王均松,闫雯荻,刘箪,胡明哲,王梦媛,高童童,陈延强

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新型数字化防撬基站智能门禁锁

马志强,李瑞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宁夏回族自治区分公司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工业时敏网络与通算控融合关键技术及应用

王健全,孙雷,魏旻,黄蓉,马彰超,刘淑英,荆雷,薛百华,张荣辉,王浩,郭晓军,吕志勇,陈娜,李莎,程远

北京科技大学,重庆邮电大学,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东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科技大学

隐私保护下的大数据分析系统关键技术与应用

张伟哲,刘川意,王继刚,何慧,颜亮,林文辉,孙哲,杨洪伟,卫敏,骆益民,艾建文,乔延臣,张宾,潘鹤中,孙新越

鹏城实验室,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大学,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浪潮云信息技术股份公司,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暨南大学

鹏城实验室

卫星移动通信体制仿真平台关键技术及应用

王珂,王德乾,吴齐发,李忻,韩波,张少伟,于超,徐志昆,关鹃,徐幸花

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电信集团卫星通信有限公司,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中国星网网络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合肥睿普康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北京邮电大学

算控网络芯片关键技术及高端装备应用

李韬,董德尊,杨惠,刘汝霖,解冲锋,张晓瀛,吕高锋,荀鹏,马晨昊,厉俊男,曹阔,董国珍,汤鲲,汪清,温冬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院,南京烽火星空通信发展有限公司,天津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多轨道跨频段通信卫星载波与频谱监测关键技术及应用

杨凯,叶能,孙晓锋,牟伟清,常胜,武者东,魏育成,高晓铮,张泽辉,刘冲,齐斌,王爱华,朱超,张越,侯超群

北京理工大学,重庆星网网络系统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厦门九华通信设备厂,中科亿海微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北京理工大学

极端环境大尺度区域应急通信关键技术与应用

李国军,林金朝,弓树宏,叶昌荣,吴丹,李建英,石庆宏,文斌,樊霞,朱斌,骆曹飞,陈建林

重庆邮电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五十四研究所,交通运输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天津通信中心,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重庆迪马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中电科(宁波)海洋电子研究院有限公司

重庆邮电大学

移动云计算可信认证与安全服务关键技术及应用

杨力,王申,姜奇,周路,卢笛,卞芳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星地融合网络标识联动适配关键技术与应用

冯博昊,周华春,李建国,刘凯,吕航,乔文萱,刘留,项亦越,张晓娅,王潇毅

北京交通大学,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清华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虚拟电厂可调资源按需灵活接入关键技术及应用

吴军民,陶静,陈磊,刘川,焦丰顺,王向群,侯战胜,鲍兴川,王鹤,汪莞乔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能源互联网专业委员会

基于通感控协同的通信机房智能管控系统及应用

孙宏,倪小龙,徐林林,周奕昕,朱新浩,赵剑波,盛莉莉,陈勇君,王海龙,李松源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江苏省分公司,南京邮电大学,南京泰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云网数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江苏省通信学会

通感融合的智能资源调控关键技术与应用

黄崇文,张朝阳,陈晓明,施淑媛,邱刚,顾军,赵羽,李曙海,王贞凯,沈保华,吴松,郝崚琳,周将运

浙江大学,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量子时空计算关键技术、真机系统与应用

俞肇元,袁林旺,赵文定,智勇,赵挺,张林,闾国年,罗文,仲腾,魏海彬,丁智,谭骆坚,徐波,乐松山,赵斌

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华翊博奥(北京)量子科技有限公司,中科宇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邮电大学

江苏省通信学会

网络空间数据流观测认知关键技术与应用

王小娟,滕颖蕾,巢文涵,何明枢,张伟,赵键锦,范新,李维刚,南国顺,阳柳

北京邮电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紫光恒越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中宏立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北京邮电大学

新型绿色数据中心成套关键技术及应用

刘洪,李海滨,崔海东,罗海亮,卢晓炯,孟德香,朱丽,李程贵,方明春,李震,姜宇光,王铁成,刘恋,孙立峰,徐以恒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通导一体的全域时空无线网络运维关键技术创新与规模化应用

赵培,陈诗军,姜书敏,田桂宾,闫耀飞,张健明,陈大伟,邓也,吴曙辉,侯文娟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南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信息能源融合的能-算-碳全链路节能优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王洁丽,顾明,陈彦名,刘兴成,白一飞,赵淼,范宝玉,李海鸥,李文文,蒋凯来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南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面向空分复用超大容量传输的新型光纤及关键器件

沈磊,王健,赵志勇,冯立鹏,许硕,罗杰,刘俊,张安旭,杨柳波,王曦朔,严思琦,唐明,杜竫,张磊,曾进炜

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

通信线路专业委员会

基于5G-A、光电和RemoteID的AI融合技术在低空监控领域的应用

戴旭,张志华,傅磊,赵建军,花尔凯,盛康康,郭振华,盛逸飞,鲍海宝,顾炜,杨佳东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天翼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省通信学会

端云协同的安全可信数据防护技术及应用

沈蒙,祝烈煌,李建彬,常力元,唐湘云,陶耀东,王伟,姚磊,马秀发,王业君,王志军,张庭,宋悦,王斌,杜涵彪

北京理工大学,天翼安全科技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华北电力大学,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双湃智安科技有限公司,中央民族大学,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端侧模型分布式推理关键技术及在政务数据治理中的应用

胡晗,林晖,隋秀峰,沈力,宋凯峰,郝志伟,金昊,张峰,储佳祥,张若涵,孙宏彬,毕严先,曹双妹,孙如彬,张尧臣

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 ,中山大学,浪潮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济南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服务中心

北京理工大学

高性能远程水声通信与跨域协同组网技术及应用

瞿逢重,魏艳,谢佳轩,朱江,涂星滨,章旻昊,李志鹏,卓晓晓,杨劭坚,陆雪松,李立言,赵航芳,周晶

浙江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海南研究院

水下通信专业委员会

面向星地融合的卫星移动通信关键技术与应用

陈山枝,孙韶辉,康绍莉,缪德山,徐晖,李侠宇,牛纲,胡博,龙红星,王策,王胡成,孙建成,孙向涛

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宸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邮电大学

车联网专业委员会

科技进步类(略)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彩虹”工具库让细胞内部可视化 科学家在人类骨骼内部发现微塑料
首个由AI设计的病毒问世 首次揭示深海热液动物“以毒攻毒”的机制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