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即使在相对未受干扰的自然环境中,昆虫种群也在快速减少,这引发了人们对依赖昆虫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担忧。近日,这项研究发表于《生态学》杂志。
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生物学副教授Keith Sockman,在科罗拉多州一片拥有38年气象数据且受人类直接影响极少的亚高山草甸上,量化了2004年至2024年间15个季节的飞行昆虫丰度。他发现昆虫数量平均每年下降6.6%,在20年间总量下降了72.4%。研究还发现,这种急剧下降与夏季气温升高相关。
科罗拉多州一片原始草甸的飞行昆虫在短短20年内减少了70%以上。即使在未受侵扰的生态系统中,气温上升也可能正在引发生物多样性危机。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
Sockman表示:“昆虫在生物多样性危机中处于独特的位置,这是因为它们提供养分循环和授粉等生态服务,同时也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昆虫是陆地和淡水生态系统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
这些发现填补了全球昆虫研究的一个关键空白。虽然许多关于昆虫减少的报告集中在受人类活动改变的栖息地,但很少研究相对原始地区的种群。这项研究表明,即使在人类直接影响最小的地区,也可能发生急剧减少,这表明气候变化可能是一个关键驱动因素。
Sockman说:“最近的几项研究报告了北美和欧洲各种受人类改变的生态系统中昆虫的显著减少。大多数此类研究涉及的是直接受人类影响或被受影响区域包围的生态系统,这引发了关于更自然区域昆虫减少及其驱动因素的问题。”
Sockman强调了这些结果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紧迫性:“山区承载着数量不成比例的高度适应当地环境的特有物种,包括昆虫。因此,如果这里显示的减少趋势反映的是普遍现象,那么山区作为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地位可能面临威胁。”
这项研究强调了对各种景观中的昆虫种群进行更全面监测的必要性,并为应对气候变化增添了紧迫性。该研究通过表明即使偏远生态系统也未能幸免,凸显了生物多样性危机的全球性规模。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02/ecy.70187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