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科协 发布时间:2025/8/20 22:17:09
选择字号:
专项答题|循环用水 绿动未来

 

“全球水足迹最大的产业是什么?”“灰水回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再生水处理中能耗最低的工艺是什么?”......再生水是指污水经适当再生工艺处理后,达到一定水质要求,满足某种使用功能要求,可以进行有益使用的水。

我国水资源总量约3.1万亿立方米(2024年数据),但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5%左右。京津冀地区尤为严峻,同属的海河流域是我国水资源匮乏、水环境污染、水生态破坏问题突出的区域之一。2025年,全国污水收集效能显著提升,要求全国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5%,京津冀地区达到35%,到2035年,形成系统、安全、环保、经济的污水资源化利用格局。

对缺水地区而言,开展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是推动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河湖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区域流域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值得探索实施。

再生水循环利用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例如:社区使用再生水可降低公共开支,间接减少物业费或水费支出;家庭冲厕、洗车等使用再生水,能直接节省生活成本。从环境角度讲,每个人都是水资源保护的受益者,再生水推广能让我们的生活环境更绿意盎然,减少因缺水导致的生态问题。更重要的是,它能培养全民节水意识,让环保理念融入日常生活。

为普及再生水知识,传递节水理念,2025年京津冀公民科学素质大赛推出“循环用水 绿动未来”专项答题活动

专项答题1.png

扫描下方二维码

立即参与

“循环用水 绿动未来”

专项答题

专项答题2.png

本次专项答题

得到北京信通碧水再生水有限公司的

大力支持



背景知识

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节水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开创性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把节水优先放在首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把水资源问题考虑进去;从观念、意识、措施等各方面都要把节水放在优先位置;要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合理规划人口、城市和产业发展,坚决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大力发展节水产业和技术,大力推进农业节水,实施全社会节水行动,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

2025年京津冀公民科学素质大赛通过线上设置每日答题、限时挑战答题、PK答题、专项答题等不同模式,让您在碎片化时间利用“小屏”提升科学素养。您还可以通过“测测你的数字科学素养”模块进行自测,了解自己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与思想、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同时,大赛还将从前沿科技、人工智能、科学家精神、应急科普、热点话题等不同角度,与相关单位合作开展不同主题的专项答题活动。

来源: 北京市科协 科学技术普及部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橡胶树育种路上的“石头”能数清了 人类胚胎着床过程的力学机制首次揭示
破解人脑独特性的关键DNA片段发现 NISAR卫星破纪录天线在太空“绽放”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