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思玮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11/2 22:00:47
选择字号:
多方携手助力全民呼吸不“肺”劲

 

“呼吸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石。随着‘健康中国’行动的深入推进,我国持续推动慢性呼吸疾病‘早筛、早诊、早治’和分级诊疗、基层防治服务能力提升,慢阻肺病、哮喘等在内的呼吸慢病防治服务体系逐步完善,为人民群众呼吸健康筑起了新的防线。呼吸慢病的全程管理,也离不开医学的进步。”近日,在2025青岛呼吸产业大会暨第二十四届呼吸周(以下简称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线上致辞时表示,近年来,生物制剂等创新成果逐渐走进临床,为重度哮喘患者带来了“临床治愈”希望。他期望,到2030年,我国70岁及以下人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能够下降至10万分之8.1及以下,推动“健康中国”愿景的全面实现。

会议现场(主办方供图)

据悉,此次大会以“全程管理护呼吸,健康中国启新程”为核心理念,以“政策引领、科学驱动、规范护航,引领肺健康照护航程”为目标,共设立主会场及六个分会场,涵盖慢阻肺病心肺共管、嗜酸性粒细胞相关肺疾病、哮喘、肺癌、上皮科学、儿科呼吸等领域。

呼吸健康牵动千家万户

青岛市委副书记张惠在致辞中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加快建设健康中国、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提出了明确要求,生命健康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生命健康产业是‘康湾’建设的核心内容,呼吸产业是生命健康产业的关键细分赛道。呼吸产业大会暨呼吸周作为呼吸健康领域权威的学术和产业平台,在推动呼吸产业生态建设、提高行业影响力、促进人民健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呼吸健康是牵动千家万户福祉的公共卫生要题,更是实现“健康中国2030”宏伟蓝图的重要一环。阿斯利康中国总经理、阿斯利康中国生物制药业务总经理林骁表示此次大会正是一个汇聚多方智慧与力量、推动呼吸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凝聚关键共识的重要平台。

作为当前四大类慢性病之一,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与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共同对国民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数据统计显示,目前,我国20岁以上哮喘患者达到4570万,其中5%~10%为重度哮喘;慢阻肺病有近1亿患者,是我国第三大致死病因。

然而,我国公众对呼吸系统疾病的知晓率低、就诊率低、检查率低,给患者造成严重的疾病负担和治疗经济负担。

近日,国家卫健委等六部门发布《关于加强基层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强基层慢性病全流程健康管理服务,包括强化用药保障,支持做好慢阻肺病等慢性病的基层药品配备工作。

与会专家指出,当前,基层慢阻肺病用药尚存在供给与规范诊疗目标脱节的痛点,部分基层药品配备有限,患者常面临“转诊后用药衔接难”的困境,亟待加强基层慢阻肺病用药保障,完善基层慢阻肺病“防-诊-治-管”闭环,让更多患者获益。

多方聚力加速创新成果走向临床

针对于重度哮喘等气道炎症性疾病的精准靶向治疗,与会专家探讨了当前哮喘从“症状控制”迈向“临床治愈”的治疗理念变迁,以及对重度哮喘嗜酸性粒细胞(EOS)炎症的认知,并交流了精准治疗时代下重度哮喘规范化诊疗的新模式。

研究显示,我国近80%的重度哮喘属于重度嗜酸粒细胞性哮喘(SEA),嗜酸性粒细胞是治疗重度哮喘的重要靶点,患者外周血检测EOS≥0.15x109/L是临床专家考虑开启生物制剂治疗的重要指标。

可喜的是,近年来,针对呼吸系统疾病特定治疗靶点的生物制剂逐渐应用,这也让许多重度哮喘患者看到了“临床治愈”的希望。

随后的六大分会场紧扣临床需求与学科前沿,众多专家针对不同呼吸疾病领域展开了深入研讨,与主会场议题一脉相承,形成高密度的学术研讨矩阵。

《健康中国行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明确提出“到2030年,70岁及以下人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下降到8.1/10万及以下”的目标。

与会专家表示,此次大会汇聚行业智慧,凝聚专业共识,为加速呼吸健康领域的创新成果持续走进临床造福患者增添助力,为增进全民健康福祉、助力“健康中国2030”宏伟蓝图贡献力量。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斑彩菊石为何如此艳丽 特殊引力波事件指向“第二代黑洞”存在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通过工艺验收 科学家提出“冷冻表界层分析新方法”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