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入侵生物预防与监控创新团队揭示了重大入侵害虫番茄潜叶蛾在我国的传播动态和气候适应性变化,为制定精准有效的防控策略提供了关键科学支撑。相关成果发表在《害虫科学杂志》(Journal of Pest Science)上。
番茄潜叶蛾成虫。中国农科院植保所供图
番茄潜叶蛾是一种全球性入侵害虫。自2017年和2018年相继在我国新疆和云南发现以来,短短数年已扩散至20余个省份,给全国农业生产带来严峻挑战。阐明其扩散机制与环境适应规律,是实施科学防控的前提。
该研究整合了长达六年的全国监测数据,首次系统描绘了番茄潜叶蛾在我国的入侵路径和气候生态位动态。
研究表明,其扩散呈现出源自新疆和云南的“双源入侵”模式,形成了以西北、北方和南方三条入侵路线为主的分支状扩张格局,且远距离跳跃式传播频发。与原产地种群相比,入侵我国的种群发生了显著的气候生态位扩张,已逐步适应了更寒冷、更干旱的气候条件。
该研究揭示了番茄潜叶蛾对气候快速的适应性和人为远距离的传播是其在我国迅速蔓延的关键驱动力。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云南省国际联合创新平台等项目的资助。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07/s10340-025-01947-6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