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Software期刊精选文章推荐(一) | MDPI编辑荐读 |
|
|
期刊名:Software
期刊主页:https://www.mdpi.com/journal/software
本期编辑荐读为您精选了Software 五篇高引精选文章,内容涵盖模型化软件工程(MBSE)、敏捷开发(Agile)、Scrum、系统架构等相关研究,希望能为相关领域学者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欢迎阅读。
(1)An Agile Model-Based Software Engineering Approach Illustrated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a Health Technology System
一种基于敏捷模型的软件工程方法,以卫生技术系统开发为例
https://www.mdpi.com/2674-113X/2/2/11

文章摘要:模型化软件工程(Model-Based Software Engineering, MBSE)是一种基于架构的软件开发方法,而敏捷(Agile)则是一种轻量级的系统开发模式。为融合两者的优势,本文提出了一种集成式敏捷MBSE方法——将特定的敏捷方法(即Scrum)与特定的MBSE方法(即基于模型的系统架构流程MBSAP)相结合,形成名为sMBSAP的敏捷MBSE方法。该方法通过一个为期一年的健康技术系统试点项目得以验证,成功交付了预期的软件产品。本研究重点考察sMBSAP方法能否在MBSE流程支持下交付符合预期的产品增量(Product Increment)。研究观察了产品开发团队与MBSE工具的交互、系统模型的生成过程,以及产品增量的交付情况。初步结果表明,这一方法不仅有助于实现预期的系统开发成果,还生成了大量完整的系统架构工件——这些成果若仅使用敏捷方法是无法获得的。因此,本研究的核心贡献在于提出了一种将敏捷与MBSE融合落地的实用方法。同时,研究结果也表明,sMBSAP在应对技术债(technical debt)问题方面表现更佳,因而更符合联邦及各州法规要求。未来工作将通过准实验(quasi-experiment)进一步分析该方法,并使用通用指标来衡量系统开发绩效。
关键词:软件开发;模型化软件工程(MBSE);敏捷开发(Agile);Scrum;系统架构;建模;系统工程(SE)
(2)Comparing Measured Agile Software Development Metrics Using an Agile Model-Based Software Engineering Approach versus Scrum Only
比较使用基于敏捷模型的软件工程方法与仅使用Scrum的度量敏捷软件开发指标
https://www.mdpi.com/2674-113X/2/3/15

文章摘要:本研究对比了纯敏捷方法(scrum)与敏捷模型化软件工程(MBSE)方法(即集成式Scrum模型化系统架构流程sMBSAP)在软件开发中的估算可靠性、生产力和缺陷率。研究采用准实验方法,每种方法各执行了10个sprint。评估标准是看哪种方法更能帮助产品开发团队准确估算在固定时长的sprint中能完成多少backlog项,并交付更多产品backlog项(PBI)且缺陷更少。估算可靠性(CR)方面,scrum的平均值为0.81,而sMBSAP显著更高,达到0.94。sprint的开发速度(SV)方面,scrum平均每个sprint完成26.8个PBI,sMBSAP为31.8个。缺陷密度(DD)方面,scrum为0.91,sMBSAP降至0.63。缺陷泄漏率(DL)方面,scrum为0.20,sMBSAP为0.15。t检验分析表明,sMBSAP驱动的sprint在CR、SV、DD和DL各项指标上的均值都显著优于scrum。结果明确显示了敏捷MBSE方法相比纯敏捷方法的量化优势,为软件开发领域采纳敏捷MBSE方法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研究可采用其他研究设计,探索更多软件开发目标、技术和度量指标。
关键词:软件开发;模型化软件工程(MBSE);敏捷开发;Scrum;系统架构;建模;系统工程(SE);估算可靠性;生产力;缺陷率
(3)A Quantitative Review of the Research on 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 in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 Bibliometric Approach
数字化转型中业务流程管理研究的定量回顾:文献计量学方法
https://www.mdpi.com/2674-113X/2/3/18

文章摘要:近年来,数字化转型(DT)和业务流程管理(BPM)成了工商管理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本文对2007至2022年间DT与BPM的全球研究做了全面的文献计量分析,从Web of Science和Scopus数据库中筛选出326篇论文作为样本。研究发现,这个领域的发文量持续增长,最活跃的期刊是《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 Journal》。德国和美国是贡献最大的国家,其中德国有4所大学进入前10名。分析还显示,"人工智能"是被广泛研究的重点技术,对企业业务流程的影响越来越大。此外,共引网络分析也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发现。基于这些发现,本文为DT与BPM的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总的来说,这项研究帮我们更好地了解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也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业务流程管理(BPM);数字化转型(DT);biblioshiny;文献计量学
(4)Beam Transmission (BTR) Software for Efficient Neutral Beam Injector Design and Tokamak Operation
用于高效中性束注入器设计和托卡马克操作的束传输(BTR)软件
http://www.mdpi.com/2674-113X/2/4/22

文章摘要:BTR代码(1995年最初叫"束流传输与再电离")是专门用来设计中性束注入系统(NBI)的工具,ITER装置的注入系统也用它。2008年,BTR模型增加了束流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以及托卡马克(tokamak)中束流损失计算等新功能。这个工具在核聚变领域应用多年,用于设计各类NBI系统,实现高效加热和电流驱动,控制等离子体状态。对于那些"束流驱动"型聚变装置(如聚变中子源FNS tokamak)来说,BTR分析尤为关键——这类装置的运行高度依赖NBI输入来产生电流和聚变能量。BTR能精准算出功率沉积分布和粒子损失多少,并考虑束流电离成分和背景电磁场的影响,为全面评估NBI性能提供数据支撑。BTR代码完全开源,配有图形用户界面(GUI),操作直观。它能灵活适配各种NBI几何结构,运行速度快,用户可以实时调整参数、反复运行。本文详细介绍了BTR的物理模型、计算方法、界面用法和应用实例。代码仍在持续更新,所有用户都能获得基础技术支持。
关键词:BTR代码;中性束注入;加热与电流驱动;功率沉积;注入功率;束线模拟器;软件验证
(5)Software Productivity in Practice: A Systematic Mapping Study
实践中的软件生产力:一个系统的映射研究
https://www.mdpi.com/2674-113X/1/2/8

文章摘要:在软件工程(SE)领域,从业者普遍认为软件生产力是最重要的议题之一,因为它连接着技术、社会和经济等多个维度。然而,软件开发过程复杂,且不同人对"生产力"的理解各不相同。要让软件生产力研究真正推动工业实践,就必须把从业者现有的想法和关心的问题梳理清楚。为此,本研究开展了一项系统性映射研究(systematic mapping study),调查了SE工业实践所涵盖的不同业务领域和知识领域中,大家对生产力的实证认知有多大差异,同时也找出了这些认知之间的共同点。研究通过DBLP和Scopus搜索引擎,筛选出1987至2021年间与软件生产力相关的文献。我们只保留了在同行评审期刊或会议论文集中发表的完整文章,并且这些文章必须满足以下任一条件:基于软件行业真实数据的实证研究(empirical study),或呈现了行业从业者的观点。最终共分析了99篇论文。研究发现,不同研究的结论差异很大,特别是在敏捷开发实践对软件生产力影响这方面,各种说法都有。为此,这项系统性映射研究还提出了一些方法论建议,希望能帮助行业从业者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也为后续研究指明方向。
关键词:软件生产力(software productivity);GRADE;系统性映射研究(systematic mapping study);实证研究(empirical study);软件工程(software engineering)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