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Kyoung-Duck Park 来源:《光:科学与应用》 发布时间:2025/10/29 15:32:50
选择字号:
光致发光与表面晶格共振耦合的高动量二维传播

 

导读

近日,韩国浦项科技大学Kyoung-Duck Park、Junsuk Rho以及俄罗斯ITMO大学Vasily Kravtsov等人,针对二维范德华材料(vdWMs)光致发光(PL)效率低、发光区域受限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基于表面晶格共振(SLR)的Au槽晶格结构。通过结合巴俾涅原理与瑞利异常效应,设计互补槽状天线阵列,利用局域表面等离子体(LSPR)与表面等离子体激元(SPP)的耦合,激发非局域相干场,实现MoSe2中单层的大面积光激发与长程传播。该工作突破了二维材料发光面积与效率的瓶颈,为超薄柔性显示、高亮度光通信器件及生物传感提供了新方案。

该研究成果以“High momentum two-dimensional propagation of emitted photoluminescence coupled with surface lattice resonance”为题发表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上。

研究背景

1、二维范德华材料的潜力与挑战:单层MoSe2等二维材料具有直接带隙发光特性,单位体积发光功率远超传统OLED/QLED,且厚度仅亚纳米级(<1 nm),适合超薄柔性显示。但二维范德华材料一般量子产率相对较低(通常<10%)、发光区域受限(传统等离子体增强仅覆盖数十平方纳米区域),且金属接触导致欧姆损耗(PL淬灭率>50%)。

2、等离子体增强技术的瓶颈:虽可通过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和Purcell效应提升辐射复合速率(增强因子~10),但局域场限制在纳米尺度,无法实现大面积覆盖。金属表面场局域化导致非辐射复合,能量损耗效率达60-80%。

研究结果

图1提出了基于巴俾涅原理的Au槽晶格结构设计,用于克服传统棒状天线导致的MoSe2光致发光(PL)淬灭问题。通过将周期性排列的槽状天线(尺寸25×80 μm2)与MoSe2单层结合,激发表面晶格共振(SLR),形成覆盖全晶格的二维驻波场,实现非局域光激发。研究结果显示,槽状天线的场局域中心位于悬浮的MoSe2层(而非金属表面),避免了金属接触导致的能量损耗,使得PL增强区域扩展至近800 μm2,远超传统局域等离子体增强的纳米级范围(<0.01 μm2)。这一设计为后续的大面积光调控奠定了基础。

图1. MoSe2-Au槽晶格混合结构设计与SLR增强机理

图2通过对比互补的棒状和槽状天线结构(尺寸均为30 nm宽、120 nm长),揭示了槽状天线在提升辐射效率方面的优势。数值模拟显示,槽状天线的辐射衰减率达2.5倍,非辐射损耗降低40%,主要因其场分布远离金属表面。实验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结论:槽状天线使MoSe2的PL强度提升2倍,显著高于棒状天线。该结果表明,槽状结构通过减少欧姆损耗和增强光-物质相互作用,为后续大规模晶格设计提供了关键参数支持。

图2. 单天线辐射特性与实验验证

图3展示了周期性Au槽晶格(周期400 nm)的制备与表面晶格共振(SLR)特性。通过耦合局域表面等离子体(LSPR)与表面等离子体激元(SPP),SLR形成低损耗的二维相干场,实验测得其线宽仅65 meV(对应Q值≈30),能量损耗较传统LSPR降低70%。角度分辨反射光谱显示,SLR与瑞利异常的强耦合导致显著的共振分裂现象,验证了理论模型中SPP与LSPR的反交叉能带关系。这一高Q值特性为后续PL的长程传播和高效调控提供了物理基础。

图3. Au槽晶格的SLR特性与实验表征

通过角度分辨和空间分辨PL测量,揭示了SLR对光传播方向与距离的调控能力。实验显示,SLR在k空间(图4a)显著增强了PL信号,并沿晶格x轴传播达400 μm,覆盖面积785 μm2,为MoSe2激子自然扩散长度(~1 μm)的400倍。同时,可通过晶格各向异性调控传播方向,x轴传播距离显著长于y轴(±200 μm vs. ±150 μm)。该结果表明,SLR不仅扩展了PL的覆盖范围,还实现了光子传播的可控性,为集成光子器件(如波导、光通信元件)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图4. SLR诱导的大面积PL传播与方向调控

前景展望

该工作突破了二维材料发光面积与效率的瓶颈,为超薄柔性显示、高亮度光通信器件及生物传感提供了新方案。通过SLR调控光传播方向,可进一步开发集成光子器件(如波导、分束器),推动二维材料在量子光学与光互连领域的应用。未来可通过多材料集成(如WS2、WSe2)实现多色/白光发射,或结合连续谱束缚态(BIC)提升Q值,拓展至量子光源与高效传感平台。(来源:LightScienceApplications微信公众号)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377-025-01873-3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真正有助于缓解便秘的食物是它 我国首颗海洋盐度探测卫星完成在轨测试
新型光电神经网络架构让光电计算精度更高 神秘宇宙“斑点”究竟是什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