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将物质、信息或者能量从空间一点稳定地、不受干扰地转移到另外一点是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和技术问题。198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D. J. Thouless提出的后来以他命名的 “索利斯泵浦”是回答该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Thouless的研究发现,在一个周期性驱动的晶格势中,如果系统的时间反演对称性被打破,系统可能会产生类似于磁场的效应,从而使得电子从一个晶格原胞处定向地转移到另外一个原胞处,其移动的方向和距离取决于系统的拓扑不变量——陈数。鉴于其波动效应,索利斯泵浦的概念很快推进到了光学、声学、力学和冷原子系统中,人们借此实现了对各种波的稳定输运和输运的精准调控。
正如Thouless最初提出的思想一样,索利斯泵浦的研究一直假定对晶格驱动是周期性的,即经过一个时间周期T后,晶格势必须复原。这个严格周期驱动的限制可以突破吗?当对晶格的驱动从周期驱动变为准周期驱动后,晶格在演化过程中,始终不能复原,那系统的拓扑性质是否依然存在?如果是,那么此时如何定义或者表征该系统的拓扑不变量?针对该问题,上海交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叶芳伟教授团队联合葡萄牙Vladimir Konotop教授、俄罗斯Yaroslav Kartashov教授提出了准周期驱动的设想。在他们的晶格驱动方案中,晶格同时受到两个周期为T1和T2的驱动调制,且这两个周期不共度(其比例φ是一个无理数,比如,黄金分割数(√5-1)/2)。研究发现,光束在准周期驱动系统中依然具有拓扑性质,其拓扑输运的速率取决于表征准周期驱动晶格的无理数φ。在物质或能量的空间输运研究上,该工作突破了周期驱动的限制,为拓扑输运在理论拓展和实践应用层面开启了新的探索维度。相关研究成果以“Topological pumping of light governed by Fibonacci numbers”为题发表在eLight(入选两期卓越计划)。
研究亮点
作为准周期驱动的一个具体的例子,研究者选取了黄金分割数φ = (√5-1)/2作为晶格的双分量驱动频率之比。显然,此时对应的光子晶格在光束演化轴上(z轴)呈准周期变化(而不是传统的索利斯泵浦研究所设定的周期演化)。为此,利用无理数可用一系列的最佳有理数来逼近这一思想,研究者提出了用一系列周期晶格Vn (n=1, 2, 3, …)来逼近真正的准周期光子晶格,如图1所示。由于Vn是周期演化晶格,因此可以计算能带和能带对应的拓扑陈数Cn。计算结果发现,Cn=1, 2, 3, 5, 8, …, 其满足Cn= Cn-1+ Cn-2,即各阶能带的陈数组成Fibonacci数列!

图1:光在准周期驱动光学晶格中的拓扑输运。图中绿色线条描绘光束质心的运动轨迹,由此表征光束的泵浦路线。本研究旨在预测光的位移y在准周期晶格,即n→∞极限下的值(下图),这可以通过一系列周期驱动晶格中的输运(上图)来逐渐逼近。研究的最终目标是获得准周期晶格中的光的真实移动速率,即Y∞/Z∞的比值
构成Fibonacci数列的拓扑陈数{Cn}决定了光束(以其质心衡量其位移)作拓扑运动时的速度大小。对于第n级近似,其速度大小Vn≡横向移动量/纵向演化量= CnYn/Zn, 其中Yn和Zn分别是周期晶格Vn的横向和纵向的周期长度(本研究已设定晶格的横向周期Yn为一常数,即Yn=Y)。有趣的是,研究发现,纵向周期{Zn}也构成一Fibonacci数列,研究者从而得到当n→∞时(对应真正的准周期晶格)光束的移动速度决定于表征晶格准周期驱动的无理数,即Vn=α/φ(其中α是表征动态变化晶格V的一个绝热参数)。这被证明是准周期驱动系统的一个普适结论(尽管文中φ以黄金分割数作具体分析,但φ为其他无理数时上述结论依然成立)。图2给出了光束作拓扑运动时的前6级近似的动力学演化图像(a),光束的横向位移yn(b),以及光束的移动速度vn(c)。可以看到vn快速收敛于一个固定值,即真正准周期晶格中的光移动速度。

图2:(a) 前三级及第六级周期驱动光学晶格的能带及光束传输图像;(b)光束在前六级周期近似光学晶格中的质心位移曲线;(c)光束在前六级周期近似光学晶格中演化时,其输运速度的收敛趋势图
为了验证理论和模拟的正确性,团队利用光诱导法在5×5×20mm3的铌酸锶钡晶体中分别写入了前三级周期近似光子晶格。实验上产生的晶格和模拟给出的晶格完全一致,如图3a-3c所示。实验观测到了沿z轴传输的探测光在(y,z)平面上的强度分布,如图3d-3f所示。探测光束在不同近似级次下的周期晶格中的质心移动如图3g所示。为了研究其拓扑保护下的稳定输运特征,实验通过显著改变晶格的振幅(可通过外加电压控制)研究其对输运的影响,结果如图3h所示,可以发现,尽管晶格的振幅改变了1倍之多,但光作拓扑输运的速度几乎不变,证明了其拓扑保护的特性。

图3:(a-c) 前三级周期近似光学晶格,左侧为数值模拟图,右侧为实验测试图;(d-f)光束在前三级周期驱动光子晶格中的传输图像;(g)光束在不同近似级次下的周期驱动晶格中的质心移动;(h)光束在不同外加电压下(对应不同晶格振幅)的输运速度
总结与展望
本研究突破传统周期驱动的限制条件,首次将索利斯泵浦理论拓展至准周期驱动体系,并揭示了准周期系统中拓扑输运与驱动频率之间的内在关联。这一理论创新不仅为拓扑材料设计提供了更宽松的调控维度,同时显著拓宽了索利斯泵浦在拓扑输运领域的应用边界。
本研究所发现的准周期拓扑输运现象展现出显著的普适性特征:其物理本质不依赖于特定物态体系、晶格局部对称性及泵浦过程的坐标演化特性。基于此,该驱动机制可望在冷原子系统、声学超构材料、等离子体体系等多物理场中实现跨尺度应用。实验体系层面,该研究平台为探索拓扑序、对称性与非线性的协同作用提供了理想载体,这不仅有助于发现新型拓扑物态,也为开发具有独特输运特性的量子器件奠定了理论基础。(来源:中国光学微信公众号)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186/s43593-025-00095-9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