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汉斌,付恬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11/28 23:47:58
选择字号: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影响白令海海冰新路径获揭示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王鑫、工程师陈昇团队与合作者,首次揭示了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对白令海冬季海冰的控制机制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生根本性转变,其中北太平洋经向模态(NPMM)的关键桥梁作用显著增强。相关成果发表于《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

NPMM调制下中太平洋型ENSO对白令海冬季海冰影响的机制转变示意图。研究团队供图

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陈洁鹏表示,白令海冬季海冰作为区域气候系统的重要调节器,其年际变化长期被认为主要受ENSO调控。传统观点认为ENSO通过影响阿留申低压的强度与位置,改变白令海区域的风场和热通量,最终影响海冰范围,且这一关系被认为相对稳定。然而,该研究通过综合分析观测资析和数值模拟试验,发现该“遥控”机制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生明显转折。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下,王鑫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王春在、研究员张磊、副研究员何卓琪,以及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教授Jin-Yi Yu和中山大学教授刘骥平等,在北极气候变化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该研究显示,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东太平洋型ENSO主导了与白令海海冰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此后,随着中太平洋型ENSO事件频率增加,两者关系逆转为负相关,这一转变的核心机制在于中太平洋型ENSO与NPMM之间的耦合显著增强。

当两者协同作用时,会激发一支向极地传播的罗斯贝波列,如同架设了一座从热带经副热带延伸至白令海的“大气桥梁”。该波列在白令海区域引发异常偏南风,一方面阻碍北极浮冰向南输送,另一方面促进低纬度暖湿空气北上,共同导致海冰范围减少。

值得注意的是,NPMM变率的增强及其与中太平洋型ENSO耦合的稳固化,是这一遥相关路径影响力放大的关键。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多尺度气候动力学过程(如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热带辐合带位移等)协同作用下,NPMM变率显著增大,成为更有效的“信号放大器”,将热带中太平洋海温异常信号更强劲地传递至副极地地区。量化分析表明,与NPMM单独作用相比,其与中太平洋型ENSO的耦合使后者对白令海海冰变率的解释贡献提升了38.9%。

该研究发现对未来的气候预测具有重要意义。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气候模型预测中太平洋型ENSO事件将更频繁发生,其与NPMM的关联可能进一步加强。这意味着,本研究揭示的“副热带-副极地”遥相关路径对未来白令海乃至更广泛的太平洋-北极区域海冰变化的控制力将持续上升。因此,改进气候模式对ENSO多样性、NPMM动力学及其耦合效应的刻画,将成为准确预估北极海冰及其气候与环境效应的关键。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126/sciadv.ady2329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高效能烟草生物反应器构建成功 研究首次证实火星存在闪电
借乙烯调控棉纤维又长又强,有希望了 拯救微生物可能是史上最重要的保护行动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