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丹宁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11/28 16:07:41
选择字号:
研究破解观赏羽衣甘蓝“变色密码”

 

近日,沈阳农业大学教授冯辉团队在观赏羽衣甘蓝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揭秘了其叶片变色背后的原因,相关成果发表在Plant Physiology上。

观赏羽衣甘蓝作为一种常见的观赏植物,其叶片在低温条件下会展现出不同颜色。当深秋气温降至15℃以下时,观赏羽衣甘蓝的新生叶片中叶绿素合成受抑,花青素开始大量合成积累,呈现绚丽多彩的观赏性状。然而长期以来,其低温诱导叶片变色的分子调控机制尚不明确。

本工作中,团队发现BoCBF2和BoMYB2基因是调控花青素生物合成的两个关键基因。BoCBF2被低温激活后,与BoMYB2形成复合物,结合到花青素合成通路中的“关键酶基因”BoDFR启动子区域,“打开” 其表达开关,二者协同作用使花青素快速积累,致叶片转色。

该研究通过精准调控BoCBF2/BoMYB2模块,为培育羽衣甘蓝新品种提供技术支持,为提升羽衣甘蓝营养价值和探索植物的色素调控机制提供了新范式。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93/plphys/kiaf546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究首次证实火星存在闪电 借乙烯调控棉纤维又长又强,有希望了
拯救微生物可能是史上最重要的保护行动 研究发现最暗弱双黑洞潮汐撕裂恒星事件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