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25中国科学院-马普学会定量合成生物学暑期学校举办 |
|
|
11月16日至22日,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简称深圳先进院)与德国马克斯·普朗克陆地微生物所(简称马普陆地微生物所)联合承办的“2025中国科学院-马克斯·普朗克学会定量合成生物学暑期学校”于深圳光明举行,旨在促进中德两国青年学者在合成生物学领域的深入交流与合作,加强双方在技术研发方面的协同创新,推动合成生物学技术在合成生物制造等领域的跨国应用和产业化。
会议现场。深圳先进院供图
中国科学院与马普学会于2024年10月在德国举办合作五十周年系列活动中签署了联合举办暑期学校备忘录。此次暑期学校作为双方共识的重要落地项目,吸引了近140位中德学者参会,参与机构包括马普陆地微生物所、动力与自组装研究所、高分子研究所以及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法兰克福歌德大学等;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昆明植物研究所、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
16日上午,暑期学校先行举办了中国科学院青年国际学术沙龙,深圳先进院院长刘陈立系统介绍了深圳先进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以及深圳市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整体布局;德方组委会代表、马普陆地微生物所执行所长Helge Bode概述了该所在合成生物学领域的科研战略与发展重点,有效促进了双方研究体系的对齐与互鉴。
与会者还实地调研了合成生物大设施等高端实验平台,进一步探讨了定量合成生物学研究成果向生物制造转化的可行路径,为拓展中德学科合作网络、共建开放创新生态奠定了坚实基础。随后,33位中德青年学者在破冰环节中围绕个人学术经历与研究专长展开热烈交流。
在17日的开幕致辞中,刘陈立表示,“深圳速度”不仅体现为城市发展效率,更代表着将科学构想迅速转化为现实成果的能力,定量合成生物学暑期学校正是践行了深圳先进院的格言“梦想成就未来,应用创造价值”,致力于将定量合成生物的想象力转化为生物制造的实际影响力。Helge Bode认为本次活动是中德学界一次“卓有成效的对话”,并鼓励与会者在本次交流中激发前沿洞见,在合作中探索未知,共同开拓合成生物学的未来图景。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和马普学会国际相关代表参加开幕式。
与会者现场交流。深圳先进院供图
学术报告环节,暑期学校围绕合成生物学的前沿探索共设六个核心专题板块,汇聚了近50位专家及青年学者,重点分享了中国科学院及马普学会在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开拓性见解,主题涵盖天然、合成及半合成细胞系统的设计与工程化、新型代谢途径优化、合成微生物群落工程化、生物杂合体信号网络构建、新型蛋白质工程化与进化等领域,并探讨合成生物学在可持续生物制造、环境、能源以及未来医学中的创新应用。会议还特设了论文写作与投稿指导工作坊。
马普陆地微生物所所长Tobias Erb指出,科学不止步于国界,开放共享与思想碰撞是催生创新突破的关键,这次暑期学校是一个有象征意义的起点,也为未来更深层次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