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武汉大学团队:星地融合网络技术在空天地一体化领域中的全面综述 Engineering |
|
|
论文标题:Network-Layer Perspectives on Satellite-Terrestrial Integrated Networks in 6G: A Comprehensive Review
期刊:Engineering
DOI:https://doi.org/10.1016/j.eng.2025.05.012
微信链接:点击此处阅读微信文章

在全球各国加快布局6G移动通信技术、积极抢占未来通信制高点的背景下,星地融合网络技术作为6G关键技术之一,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技术挑战。在众多6G前沿技术中,星地融合组网因其能够实现全球无缝覆盖、提供泛在连接服务而备受关注。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地面网络的不断演进,星地融合网络在6G时代的应用前景日益广阔,并在技术研究和工程实践中取得了重要突破。近期,一项发表于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的研究从网络层视角对6G星地融合网络技术进行了全面综述。
武汉大学国家网络安全学院、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团队从网络层的视角系统梳理了6G星地融合网络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发展历程,并综述了与拓扑维护、网络路由、编排传输等相关的星地融合网络核心技术的研究现状,深入分析了卫星网络架构与地面网络架构面临的技术挑战及现有解决方案,探讨了星地融合网络在6G时代的应用潜力及发展前景。
研究发现,在6G星地融合组网方面,当前研究多集中于网络架构设计与协议优化技术。通过深入梳理近年来相关领域的140余篇研究论文,可将星地融合网络核心技术划分为拓扑维护、网络路由、编排传输三大类,为后续技术发展提供基础支撑。然而,动态拓扑、异构互联、资源协同等关键技术挑战仍存在较大探索空间。在实际应用中,星地融合网络技术主要应用于通信覆盖增强阶段,但在网络自治和智能化运维方面,其应用相对有限。

图 1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分层架构图

图 2 空天地一体化中星地融合关键网络技术
展望未来,研究团队认为星地融合网络技术将朝着更加智能化和自适应的方向发展。在网络层面,需要进一步解决动态拓扑变化下的路由优化问题,提升异构网络间的互操作性,并实现更高效的资源协同调度。同时,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入融合,星上智能处理、自主网络管理等新兴技术方向将为星地融合网络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该综述工作系统梳理了6G星地融合网络在网络层的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了清晰的技术脉络和研究方向指引。
文章信息:
Network-Layer Perspectives on Satellite-Terrestrial Integrated Networks in 6G: A Comprehensive Review
网络层视角下的6G星地融合网络研究:全面综述
作者:
陈诺, 宋宇杰, 曹越*, 孙智立*, 赵波, 王密, 何德彪, 彭国军
引用:
Nuo Chen, Yujie Song, Yue Cao, Zhili Sun, Bo Zhao, Mi Wang, Debiao He, Guojun Peng, Network Layer Perspectives on Satellite-Terrestrial Integrated Network in 6G: A Comprehensive Review, Engineering, 2025. DOI: 10.1016/j.eng.2025.05.012
更多内容
郑州大学兑红炎教授团队:物联网赋能无人体系时空韧性推演
清华大学团队展望 6G 通信创新方向:从系统视角推动技术变革
反向阵通信国产芯片破解6G波束对准及实时跟踪难题
邬江兴院士团队提出多模态网络环境理论框架 开启网络发展的新范式
关于征集2026年Engineering期刊学术专题选题的通知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