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永新 吴月辉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6/2/19 9:52:54
选择字号:
中科院版纳植物园:“地理孤岛”变身“科学天堂”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协同进化研究组与国外高级访问学者在野外考察。版纳植物园供图

1959年,我国植物学界先驱蔡希陶先生远赴西双版纳勐仑镇,带领一批“科学鲁滨逊”,在罗梭江环绕的荒岛上披荆斩棘,创办了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

如今,集科学研究、物种保护、科普教育于一身的版纳植物园虽然已经被评为“五星级风景区”,但这里地处中缅边境,距离昆明市600公里,至今不通火车,交通、医疗、生活都不方便;为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许多人长期两地分居,过着一家两地甚至三地的生活。

在人们日益珍视生活质量和亲人陪伴的今天,有着各种“不便”的版纳植物园能否引来人才、留住人才?

前不久,记者到此采访后便打消了疑虑。这里不仅汇聚了从北上广等大城市慕名而来的青年才俊,还吸引了来自多个国家的数十位科研人员。大家安心科研、用心工作,乐在其中。

这座“地理孤岛”,是如何成为“科学天堂”的?

版纳植物园主任陈进回答:“我想主要是因为这里独特的创新文化和科研环境吧。”

“减法加法”一起做,软环境更软、硬环境更硬,让科研人员安居乐业

“我在这里工作已经5年了,而在之前的单位从来没待满过3年。”记者在版纳植物园最先接触到的,是科学传播与培训部副部长王西敏博士。祖籍浙江的他来自上海,和很多同事一样,他目前也是两地分居,妻子陪孩子待在上海。

“在这里工作的确面临很多现实问题。”王西敏说,比如找对象、医疗、孩子教育、两地分居等。“但像我一样,大多数人还是选择了留下,因为大家真的是打心眼里喜欢这个地方。”

“在这儿你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他告诉记者,“我喜欢的是传播科学知识,进行环境教育,而版纳植物园为我创造了良好条件。一方面,园领导为我们配备了充足的人员和经费,使我们能紧跟世界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前沿步伐,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和培训,同时,这里拥有一支国际化的科研队伍,为科学传播提供了坚强后盾。”

据介绍,目前版纳植物园有150多位中青年为主的科研人员,包括10余位国外学者。过去5年,版纳植物园新引进员工120多名,其中一半以上是博士,有博士学位的员工从原来的30个增加到100多个。

“如何引进和留住人才,一直是困扰我们的最大难题。”陈进坦言,“我们的做法是‘减法加法’一起做,努力创造让大家潜心科研的工作环境。”

在科研上做“减法”——

工资固定,不跟工作业绩挂钩。与绝大多数院所实行的“三元工资制”(基本工资+岗位津贴+工作绩效)不同,版纳植物园按照学术职称和承担的岗位,一次拟定工资额,博士每年12万元、副研究员15万元、研究员20万到25万元。如此一来,工资待遇就与科研经费没有任何关系,科研人员能过上比较体面的生活,不用为了生计到处申请课题。

考核简化,实行长周期评估。版纳植物园的科研考核每4年才搞1次,由国内外同行“打分”。这样科研人员就不用年年填表、汇报,节约了大量时间、精力,也能够“放长线钓大鱼”。

“对科研人员来说,最宝贵的是时间。”陈进说,“许多新来的人反映,在版纳植物园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事儿,你只管做好自己的科研就行。”

在生活环境上做“加法”——

据版纳植物园党委书记李宏伟介绍,园里盖了100栋设施齐全的青年公寓,让居者有其屋;新建了幼儿园,让孩子就近入园;免费开通到景洪和昆明的班车,新建各种运动设施……“总之,是想方设法让大家工作安心、生活舒心。”

引进来、走出去,打造国际化的学术交流平台,让科研队伍保持鲜活

在版纳植物园的办公室、食堂,不时可见各种肤色的国外学者。国际知名的生物多样性、生态学专家理查德·科莱特博士,就是其中之一。

“我是2012年来的,之前在泰国清迈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处工作了30多年。”又高又瘦的理查德·科莱特博士面带微笑,“我太太在泰国,儿子在伦敦,虽然有时候思念亲人,但我很享受在这里的工作。”

据理查德介绍,他的团队目前有15人,来自5个国家。他的时间一半用来指导学生,一半用于自己的科研,两方面进展都很让人满意。“版纳植物园是一个很独特的科学岛,汇聚了充满活力、天赋很高的科研人员。能在这里工作,我很开心。”

据介绍,目前版纳植物园吸引了20多个国家的40多位科研人员和留学生。

版纳植物园固定在每周二下午举办国际学术报告会,邀请国外的学术“大牛”分享他们的经验心得。加上不定期的学术报告会,每年到访的国内外知名学者有400多位。

“除了这些,我们还经常举办青年学术论坛和午餐交流会。”晚上9点多,记者采访了正在办公室加班的王刚。他祖籍安徽,2013年博士毕业后就留下工作,目前孩子由岳父母照看。“我感觉版纳植物园是一个特别适合青年人发展的地方,尤其是经常性的学术交流。与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同行交流,除了可以开阔视野、激发灵感,还能让你始终保持对科研的热情。”他举例说,不久前英国自然博物馆的哈拉尔德·施耐德教授来做学术报告,听完报告后交流得非常充分。“之前我一直有几个问题搞不明白,和他聊了以后豁然开朗。”

据王刚介绍,除了“引进来”,版纳植物园还组织青年学者“走出去”,过去3年有50多人出国学习。

版纳植物园为何如此重视国际化?“科学研究离不开自由平等的学术交流,特别是国际学术交流。”陈进说,“迥异的文化背景、不同的价值取向、差异化的思维方式和各学科的交叉碰撞,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也使我们的科研队伍保持鲜活。”

有信心在“十三五”跻身全球一流植物园,凝聚一批世界级的科学家、诞生一批重大的科学成果

在介绍版纳植物园近年的工作进展时,陈进用了几张照片来展示。第一张是国际植物学界的权威杂志《植物科学进展》。在纪念达尔文250年诞辰暨英国邱园建园250周年时,该杂志出了一期专刊,回答“世界上的植物园到底对植物科学发展做出什么样的贡献”。专刊上的数据显示:中国的植物园贡献了1.5篇文章,其中版纳植物园就单独贡献了1篇。

第二张照片是2013年在新西兰举行的世界植物园大会,版纳植物园受邀作大会报告。

第三张照片是中国植物园联盟成立大会。该联盟由中国科学院牵头,国家林业局、住建部支持成立,目前联盟成员有94家植物园。联盟的秘书处就设在版纳植物园,陈进担任理事长,秘书长由副主任胡华斌担任。

“这说明版纳植物园的学术影响,已经在国内外植物园界和国际热带生物学领域树立起来。”陈进告诉记者,目前版纳植物园正牵头推进中科院东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建设。该中心拟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方面开展联合科技攻关和人才培养,建设覆盖东南亚各国的综合研究网络和教育平台。

“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实施,我们有信心在‘十三五’进入世界一流植物园行列。”陈进说,“再过30年、50年,版纳植物园凝聚一批世界级的科学家、诞生一批重大的科学成果,应该不是一种奢望。”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究或摆脱光子时间晶体对高功率调制依赖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