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学位作弊 更多>>   
 
2009年6月初,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志伟被举报博士论文抄袭,以及因为抄袭论文获得博士学位引发的学位作弊问题。
徐志伟,1997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2001年转评为教授,2002年9月至2005年7月之间,在职攻读中医内科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举报者提供的两篇论文,一个是2004年版,写作者敖海清,论文指导老师徐志伟;另一个是2005年版,除了在封面有写作者徐志伟及其论文指导老师的名字外,内页第一页还有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的作者手写签名及指导老师签名。
虽然格式稍有不同,但论文题目却基本相同。一篇是署名敖海清的《逍遥散抗心理应激损伤学习记忆神经机制的初步研究》,另一篇是署名徐志伟的《逍遥散抗心理应激损伤学习记忆的有关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
 
 
 武汉理工大学就校长论文涉嫌抄袭一事进行情况通报
 光明日报:学术抄袭事件中的“非学术”关卡
 葛剑雄:雷同论文申报为何无人异议
 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被指论文抄袭
上海财经大学VS上海海事大学:谁抄了谁 更多>>   
 
上海财经大学信息系副教授刘兰娟5年前发表的一篇题为《一个单向卫星信息发布平台的安全方案》的论文,被曝与曾在上海海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就读的在职研究生刘刚发表的《Ku波段多媒体证券信息单向卫星发布平台的安全方案》论文,有极高的相似度。由于在收稿时间和发表时间上互为前后,暂时难以辨清“谁抄了谁”。
耐人寻味的是,学校均在第一时间“踢起皮球”,互指对方抄袭。
 
 
 “双胞胎”论文曝光 上海两高校互指对方抄袭
华中师范大学:除致谢外一字不差 更多>>   
 
近日在网络上广泛流传东北财经大学一硕士论文涉嫌抄袭事件,被称为“史上最牛硕士论文抄袭”。5月26日,上海某高校一位博士研究生小唐向中国青年报记者举报,他在做博士论文的时候,在中国期刊网上发现一篇比“史上最牛硕士论文抄袭”还要牛的论文抄袭事件,除了“致谢”不一样外,两篇论文的标题、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关键词、内容、注释、参考文献一字不差。
作者分别是华中师范大学的胡春林和广西大学的黄晓慧。胡春林的专业是现当代文学(新闻学方向),指导教师是刘九洲和员怒华,获得学位的年度是2004年;黄晓慧的专业是新闻学,指导教师是曾建雄,获得学位的年度是2003年。
 
 
 硕士论文除致谢外一字不差续:当事人被行政记过
 华中师大硕士论文抄袭当事人学位被撤销
 博士生举报硕士论文抄袭 文章除致谢外一字不差
相关报道 更多>>   
 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被本校教工实名举报学术造假
 惰师助长抄袭风 高校亟需导师负责制
 西安交大两名被指学术造假教授离职
 中青报:学术造假几成显规则 造假频发凸显机制缺陷
 武汉理工大学校长回应“抄袭门”:对此一无所知
 北师大教授王宁:学术规范要有可操作性
 西安交大六教授联合举报长江学者李连生造假
 学术不端事件诉诸法律少 学者呼吁建立学术界自律机制
辽宁大学副校长:抄袭基本属实 更多>>   
 
国内哲学界权威学术期刊《哲学研究》今年第4期刊登了署名“陆杰荣、杨伦”的文章《何谓“理论”?》,文章涉嫌抄袭自云南大学讲师王凌云多年前的一篇讲稿《什么是理论(Theory)?》。经比对,《何谓“理论”?》至少有80%内容原封不动复制了王凌云的文章。
 
 
 辽大副校长就涉嫌抄袭事件道歉 5教授联名敦促其辞职
 科技日报:怎么理解论文抄袭“基本属实”
 北师大:论文抄袭当事人杨伦或被取消学位
 中青报:辽宁大学副校长的“智勇仁义”
上海交通大学:几乎原文抄袭 更多>>   
 
如同许多学术成果一样,发表在《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6期上的《中国股市价值策略实证分析》,标注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70373053”。
就是这篇宣告在“70373053”号基金项目支持下取得的研究成果,最近被指几乎原文抄袭了2005年第6期《世界经济文汇》杂志上刊发的《中国股市价值策略实证研究》一文。两篇论文除了标题,内容几乎一模一样。
 
 
 上海交大:论文抄袭事件系“擅自更改题目并一稿多投”
 《重庆大学学报》一篇论文被指抄袭
东北财经大学:直接用替换键搞定 更多>>   
 
5月21日,有网友在“天涯社区”论坛的“天涯杂谈”版发表了一篇题为《史上最牛硕士论文抄袭,直接用替换键搞定,我无语了》的帖子。发帖人写道:
“昨晚在期刊网上查资料的时候,无意中下载了这两篇硕士论文,看着题目就觉得有点诡异,打开来细看,我K,原来真是抄袭的啊,而且抄的还特别夸张,直接用替换键搞定。学术造假的新闻、论文抄袭的故事咱也听多了看多了,但看到这样抄袭的还是第一次,这可是硕士论文啊……”
 
 
 东北财经大学:正讨论调查硕士论文抄袭事件
 网友曝光硕士论文抄袭:直接用替换键搞定
媒体评论 更多>>   
 评论:且看西安交大的“快慢哲学”
 光明日报:“零容忍”与“很宽容”
 许章润:教育部无权坐视学术腐败
 媒体评论:请辞校长才算得上“深刻反思”
 科技日报:大学校长何日不再身陷“抄袭门”
 人民日报:治理论文抄袭如何做到“零容忍”
 广州日报:杜绝抄袭亟需学术问责制
 南方日报:学术腐败对“业内”人士而言不算事情?
 中青报:抄袭丑闻频曝表明学术界已丧失基本耻感
 光明日报:学术打假应“就学术而论学术”
 中青报:高校如何避免沦为“学术腐败共同体”
 中青报:学术民主与学者的厚脸皮
 尤小立:处理大学高层学术不端考验魄力和机制
 光明日报:遭遇个人恩怨 学术尊严该何去何从
 葛剑雄:必须警惕学术的权力化与商品化
 中青报:抄袭者有什么资格当学术领导
论文抄袭为何难以杜绝
 
触目惊心的抄袭行为引发舆论高度关注。
 
在当下,确实需要端正学风和教学风气,加强对学术不端的惩罚,同时也应从更深层次审视,关注现行研究生培养制度的设计和运行。
 
确立科学而明确的研究生培养定位,才能避免论文的“异化”。研究生培养阶段,对学术论文的“一刀切”要求,日益成为一种普遍性趋势。
 
研究生培养中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导师。对学生的表格式管理、数量指标管理,异化着导师与学生的关系。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需要导师对学生的培养方式、培养内容、培养质量真正负责。这也正是治理高校学术不端的必由之路。
 
当然,不管我们在制度设计方面存在着怎样的改进空间,这些都不能成为学术不端和学术腐败的借口。我国已经是“研究生教育大国”,大国之大,不在数量。受教育的过程本就是获取知识、涵养精神,研究生教育更应如此。别让一起更比一起“牛”的论文抄袭行为亵渎知识的纯净、教育的神圣,消解社会对“研究生”群体的认同感。
 

科学网博文专题

 
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被指论文抄袭
 
网友曝光硕士论文抄袭:直接用替换键搞定
更多>>
 
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