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国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09-6-8 14:55:57
选择字号:
《重庆大学学报》一篇论文被指抄袭
 
如同许多学术成果一样,发表在《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6期上的《中国股市价值策略实证分析》,标注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70373053”。
 
就是这篇宣告在“70373053”号基金项目支持下取得的研究成果,最近被指几乎原文抄袭了2005年第6期《世界经济文汇》杂志上刊发的《中国股市价值策略实证研究》一文。两篇论文除了标题,内容几乎一模一样。
 
“内容完全一样,所有标点、汉字甚至实证中的统计量值(都一样),字体略有不同,参考文献有一篇不同……”
 
“这么名目张胆地抄袭,难道没有畏惧之心?”2009年5月,抄袭事件被发现后,在“人大经济论坛”等一些网络论坛上,网民们对这种“太猖狂了”的行为表示气愤。
 
经过比对,两篇论文的开篇之语一字不差:“在国外股票市场中,学术界和投资界都认为,采用价值策略(Value Strategies)可以获得高的收益率。”
 
而研究者得出的3条结论也是一样的,不过《中国股市价值策略实证研究》一文中的连接词“首先”、“其次”、“第三”,在《中国股市价值策略实证分析》中消失了。
 
两篇论文都有3张表格,不同之处在于数字的写法:“19”与“19.00”、“-1.4”与“-1.40”。
 
后发表的论文中,多了用英文撰写的标题、关键词及摘要,而且文末所列的参考文献目录,相较先前发表的也多了一篇文献。
 
《世界经济文汇》是复旦大学主办的一本经济学双月刊,2005年12月发表了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王程的论文《中国股市价值策略实证研究》。而仅在1个月以后的2006年1月20日,2006年《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收到了上海交通大学卢大印等人的投稿。
 
《中国股市价值策略实证分析》的作者有3人——卢大印、林成栋、杨朝军。
 
第一作者卢大印生于1972年,时为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2007年获得企业管理博士学位。
 
第二作者林成栋是西安交通大学工学学士和管理学硕士,2005年获得上海交通大学企业管理学博士学位。
 
第三作者杨朝军则是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学首席责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证券金融研究所所长。
 
记者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查询得知,项目编号为“70373053”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名为“中国证券市场流动性理论与实证方法研究”,杨朝军教授是项目负责人,项目始于2004年1月,2006年12月结题,总经费为15万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我国支持基础研究的主渠道之一。一些研究人员告诉记者,一篇论文注明接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意味着这篇文章的研究、写作或发表过程使用了自然科学基金的经费。但也有一种可能是,有些课题结题需要“成果”,于是一些与课题无关的论文也被拉来挂名。
 
这起抄袭事件在网上流传之后,有人以“杨朝军老师已经毕业的学生”的名义发帖,“针对这一抄袭问题,根据杨老师的授权,有以下几点声明”。
 
发帖人说:“第一,卢大印、林成栋并非杨朝军的博士,两人在发表该文时将杨朝军列为第三作者,杨朝军不知情。第二,两人将该文列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也未经杨朝军同意。在这项基金的结题报告中,杨朝军没将该论文列为研究成果。”
 
这份声明是否真正代表了杨朝军的态度,记者暂时未能与这位教授取得联系。但记者注意到,在杨朝军个人网页上所列的历年发表论文列表中,并没有收录《中国股市价值策略实证分析》一文。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馆藏博士论文目录显示,卢大印的导师不是杨朝军,而是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黄培清。但杨朝军是林成栋的两位导师之一,林的另一位导师是姜建清。姜建清在上海交大兼职,他的全职是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
 
据记者调查,在卢大印、林成栋发表过的论文里,注明接受杨朝军教授“70373053”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并不止一次。《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9期发表的论文《股票期望收益率决定因子分析及应用研究》就是其中之一,它的第一、第二作者分别是卢大印、林成栋,第三作者是同济大学一位学者。
 
上海交通大学“饮水思源”BBS上还有人透露,根据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传达的说法,这两篇雷同论文的真正作者是上海交大一名在校学生。因为西安交大的朋友将要毕业而发表论文数不够——发表论文数量通常是博士生的毕业门槛,该同学就把自己的一篇论文像礼物一样送给了对方,但很长时间都没被期刊录用。后来这位同学又把论文给了另一位在职读书的上海交大同学。没想到,最后两边都被录用,所以出现了争议。
 
对于这一说法,记者目前尚无法核实。
 
由于杨朝军并非这篇抄袭论文的通讯作者,有上海交大学生分析,期刊一般直接和通讯作者联系,所以有些作者被挂了名也可能毫不知情。而《中国股市价值策略实证分析》从水平上看属于典型的“凑数型”文章,教授不太可能以此获得学术上利益,估计是学生为了凑足论文数量取得毕业资格,背着导师投的稿。
 
记者向上海交大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询问此事,有工作人员表示有所耳闻,但不知详情。一位负责人说,自己不清楚这件事情,将在了解情况后再作答复。
 
更多阅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查看所有评论
SSI ļʱ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究或摆脱光子时间晶体对高功率调制依赖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