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更多>>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京闭幕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全文)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五次全体会议 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

 

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闭幕 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

 

人民的重托 庄严的承诺——记习近平当选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并进行宪法宣誓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产生新一届国家领导人 习近平全票当选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二十大报告专章部署的这三项工作,总书记持续推动落实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

 

总书记在江苏代表团深入阐释“首要任务”

 

习近平:任何时候中国都不能缺少制造业

 

习近平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京开幕 习近平等在主席台就座

 

激扬奋进力量 创造新的伟业

——热烈祝贺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

 

为实现新时代新征程的目标任务汇聚智慧和力量

——热烈祝贺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开幕

 

团结奋斗,创造新的伟业

——写在全国两会召开前夕

热点聚焦 更多>>   

就业优先——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必须抓紧抓实抓好。在人民网开展的2023年全国两会调查中,“就业优先”入选十大热词。今年全国两会上,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成为代表委员的热议话题。

战略科学家从何而来

身为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中的“关键少数”,如何培养战略科学家成为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尽管每个人对战略科学家的理解各有侧重,但受访者不约而同提到了几个关键词:学术积淀、战略眼光、前瞻布局、大兵团作战等。

科技界代表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这是一次振奋人心的报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让我们备受鼓舞”……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会结束后,多位代表委员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对于下一步如何落实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相关内容,科技界代表委员纷纷建言献策。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回应热点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开启,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围绕如何加强基础研究、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等话题答疑解惑。这是王志刚自2018年以来第五次走上“部长通道”,他还分享了近期热门的ChatGPT如何带动人工智能发展的看法。

航天领域代表委员热议“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近年来,中国航天成功实施探月、探火各项任务,全面建成中国空间站,创造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国奇迹,全面开启航天强国建设新征程。在2023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多位来自航天领域的代表委员围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话题展开热议。

文科生就业难薪资低?差异不在于文理科

一则“211文科男硕士吐槽招聘会均薪5000”的话题登上网络热搜。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在接受采访时称,就业机会和薪酬差异的原因不在于文理科,而是能力与岗位的匹配程度,无论文理科都需要提升综合素养、培养终身学习能力。

拔尖人才培养面向国家重大需求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大学副校长汪小帆从事高等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32年,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他将就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改革拔尖人才培养等方面建言献策:我建议我们国家能够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我们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能够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形成合力,从而能够加快提升我们博士研究生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不能忽视市场需求

如何破解科技和经济“两张皮”难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忠范曾多次在全国两会上提出建议。比如,整合高校和科研机构资源、吸纳企业和社会资本,建设政产学研协同的新型研发机构。重启升级版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让中小企业家像科学家一样自由申请竞争性的研发经费,提升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两会声音|科技保障粮食安全到“舌尖上的安全”  两会声音|培养青少年科学兴趣重在体验
 代表委员: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代表委员谈教育科技人才:打造人才方阵
 代表委员谈科技自立自强:让科技创新激发新动能  代表聚焦海洋强国:建议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
 代表委员:海纳百川 打造高质量开放创新生态  两会观察|谁来兜底“孤儿药”?代表委员建言
 两会观察|筑牢科技基石,基础研究“活水”何来  中国式现代化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两会声音丨创新赋能生物医药产业走向万亿级  两会声音丨厚植沃土,为创新发展注入人才动力
 丁建宁代表:促进涉农学科交叉融合  两会声音丨生态文明托起美丽中国梦
 两会声音丨北斗如何高质量发展  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技术设计报告》基本完成
 代表委员热议就业优先: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代表委员谈科技支撑高质量发展|培育卓越产业
 代表委员谈科技自立自强丨战略科学家从何而来  两会声音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代表委员之声 更多>>   
 地大校长王焰新代表:促进“四链”深度融合  陈晔光代表:推动国家级科研平台跨区域共建
 林海委员建议优化农科类毕业生基层就业供需对接  刘宏代表:努力培养高端国际化人才
 王劲松代表:提升全民人工智能安全素养  李应红委员:完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
 韩峰代表:建设一批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  张晓宏代表:发挥高校创新引力场作用
 刘小康委员:勇担科技报国神圣使命  秦源代表:建立海峡特色种质资源库
 刘忠军代表:鼓励国产医疗产品全链条创新  赵祥模代表:完善政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徐兰宾代表:提高公共卫生事件中医药参与度  罗嗣海代表:打好环境保卫战 下好创新先手棋
 郝芳代表:构建新时代大学创新体系  潘复生代表:加快布局实施国家重大科技工程
 邱志明委员:重视基础研究 建设一流海军  陈卫代表:加快复合型医学高层次人才培养
 贺泓代表:推动氢能基础设施建设  吕国悦代表:精准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
 尼珍代表: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  彭寿代表:加快基础材料绿色转型
 科研条件越来越好,为何颠覆性科学发现越来越少  两会专访丨张希代表:厚积薄发培养基础学科人才
 两会速递丨冯丹:只有科技自立自强才能赢得未来  徐卫林代表:着力打造纺织领域四大学科群
 王长平委员:培养两岸融合发展急需人才  全国政协委员李卫:更好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
 冯丹代表:让海量数据存储更安全更可靠更高效  陈雨露代表:发挥科技创新驱动力作用
 潘复生代表:加快布局和实施国家重大科技工程  葛明华代表:将心理健康筛查纳入学生体检项目
 种康委员:以“帽”取人造成“短平快”研究扎堆  高文代表:四链深度融合催生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方守恩委员:在大中小各学段贯通推进创新教育  访韩杰才代表:助力整体科技水平加速提升
 黄爱龙委员:提升西部地区医疗服务能力  代表委员谈教育科技人才|激发“基层动力”
 全国人大代表刘洋:加强人才引进与建设  仲志余委员:建议建设长江、黄河重点实验室
代表委员履职记 更多>>   

赵立欣:为科研“她力量”发声

在中国农业科学院34个研究所中,赵立欣是为数不多的女性所长。气质温婉、身形纤瘦的她却始终冲锋在“三农”的第一线,在工作中是一位妥妥的“拼命三郎”。一直以来,赵立欣都在为女性科技工作者鼓与呼。

王亚平:做航天梦想的“播种人”

全国政协委员王亚平,是我国首位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和首位太空教师。过去一年来,王亚平执行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开展太空授课、参加航天科普活动。今年,她将履职重点聚焦在加强青少年的科普教育上。

周忠和:持续推动大科普格局建设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忠和,担任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期间,除2018年牵头执笔了无党派界别“关于推进科技评价体系改革的建议”的提案,每年都为全国两会带去了关于科普的提案:《完善科普法治体系,促进新时代科普繁荣》《增设科普职称序列,畅通科普工作者职称晋升通道》《为科研工作者参与科普提供更多支持》《应高度重视科普价值,有效助力“双减”落地》……

姜明:守护“黑土粮仓”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所长姜明是中科院“黑土粮仓”科技会战的总指挥。2021年、2022年,作为行业专家,姜明两次参加了全国政协“加强黑土地保护”民主监督活动,跟随调研组深入田间地头、实验室、企业实地调研,参加讨论交流,并撰写了相关建议,被纳入最终的调研报告中。“全程的参与让我深切体会到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所担负的使命责任。”

 

 罗永章委员:尽快构建阿尔茨海默病防治体系  廖红代表:科技特派员从福建南平走向全国
 专访张荣代表:让学科交叉成为创新“策源地”  访陈雨露代表:培根铸魂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访金力代表:在科研“无人区”静心种好自己的树  赵立欣代表:为科研“她力量”发声
 刘晓艳:把“二十年求解之问”带上全国两会  薛其坤代表:科学家事业和国家富强是紧密联系的
 你好,代表|刘庆:产学研深度合作  全国政协委员王亚平:做航天梦想的“播种人”
 如何用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专访吴尊友委员  霍勇:脚下的泥土就是提案的分量
 万步炎代表:在海洋上建“大课堂”  周忠和委员:持续推动大科普格局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姜明:守护“黑土粮仓”  全国人大代表童明全:推动煤炭清洁高效低碳利用
 彭寿代表:向“绿”而行 推动中国玻璃领跑世界  聂守军代表:攥紧粮食种子 端稳“中国饭碗”
 王静委员:专心做好搞科研当委员两件事
相关新闻 更多>>   

我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引进,路在何方?

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中国面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引进的新考验。全国两会期间,多位全国政协委员就加强中国科技创新人才建设提出建言。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我国如何探新路?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如何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路,是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面临的紧迫课题。全国两会期间,多所高校“掌门人”给出解题方案。

科技部:去年高质量办结1487件建议提案

科技部党组成员、秘书长林新介绍:科技部去年承办的1487件建议提案均实现高质量办结,做到了办件沟通率、按时办结率、办理满意率三个100%。

生态环境部:去年共办理全国两会建议提案1294件

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表示,2022年,生态环境部共办理全国两会建议提案1294件,包括人大建议818件,政协提案476件,总量同比增长26.4%。

 

 王广华:今年将推进设立黄河口等新一批国家公园  代表委员的“飞天路”
 我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引进,路在何方?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我国如何探新路?
 张林琦:提高自主科研实力 培养更多创新人才  两会同期声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干部群众热议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培养“大国工匠”要在传承与创新上做好文章
 “代表通道”上,这些硬核科技成果令人振奋  孙泽洲:中国月球和火星探测绝不是效仿别人
 中国天眼总工姜鹏:二十年将设想落地为国之重器  两会声音|有料!有样!未来服装讲究科技范儿
 两会声音|“增设环境资源界别正当其时”  两会观察:如何“叫座又叫好”,职业教育待解题
 这个界别“首次亮相”,展示绿色发展万丈雄心  科技部部长以足球为喻谈ChatGPT
 王志刚:以好奇心和市场驱动,推进基础研究  王志刚:强化企业科创主体地位,提升发展质量
 生态环境部部长: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发展根基  深化产学研如何练好“四手联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