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Clean Technologies 发布时间:2025/8/21 10:41:59
选择字号:
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改性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对水体系中甲基红的高效吸附研究| MDPI Clean Technologies

论文标题:Development of Poly(diallyldimethylammonium) Chloride-Modified Activated Carbon for Efficient Adsorption of Methyl Red in Aqueous Systems

论文链接:https://www.mdpi.com/2571-8797/7/3/61

期刊名:Clean Technologies

期刊主页:https://www.mdpi.com/journal/cleantechnol

全球每年约有2万吨纺织染料排入水体,其中60%以上为偶氮染料。甲基红(MR)作为典型偶氮染料,既难生化降解,又对人体眼睛、皮肤和呼吸道有刺激,成为实现“2030年人人享有清洁饮水”目标的关键治理对象。传统颗粒活性炭(GAC)虽广泛应用,但对阴离子型有机污染物吸附容量有限,亟需通过表面改性提升性能。

本研究以商业GAC为基体,用不同浓度(0–12% w/v)的阳离子聚合物PDADMAC进行表面包覆,筛选出8 % w/v为最佳改性量;选用甲基红作模型污染物,系统开展批量实验(动力学、等温线、pH 4–9及NaCl/醋酸钠背景影响)、快速小型柱试验(RSSCT,连续流模拟)和五次循环再生实验;并通过量子化学计算(DFT-ESP、RDG、Fukui函数)揭示吸附机理。

研究结论指出改性活性炭的吸附容量显著优于原始活性炭,其中使用8%(w/v)PDADMAC溶液处理的样品表现出最佳吸附效果。阴离子交换容量测试证实,PDADMAC的引入为活性炭表面增加了额外的正电荷。吸附动力学符合拟一级动力学模型和均质表面扩散模型(HSDM),而Freundlich等温线则能准确描述平衡行为。改性活性炭在pH 5–9的宽范围内及40 ppm NaCl或醋酸钠存在下均能保持稳定的去除效率,显示出在复杂水化学环境中的良好适应性。快速小型柱试验(RSSCT)结果进一步表明,该材料具备成功放大至中试或工业系统的潜力。此外,采用0.1 M NaOH + 70%甲醇溶液进行再生,可有效恢复其吸附容量,显示出良好的重复使用性和降低材料成本的潜力。量子化学分析表明,MR在PDADMAC上的吸附主要依赖于非共价相互作用(如静电作用和范德华力),这有利于再生过程并确保材料的长期稳定性。总体而言,PDADMAC改性是一种经济高效且可扩展的策略,可显著提升商用GAC在实际水处理中的应用性能。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拓展PDADMAC-AC对更多有机污染物(如药物与个人护理品、内分泌干扰物、全氟/多氟烷基物质和农药等)的适用性;此外,尽管本研究已开展RSSCT,后续仍可通过更大规模的中试柱实验进一步验证这些发现;从理论角度,也可利用分子动力学(MD)和蒙特卡洛(MC)等先进计算方法,为吸附机制及分子层面的相互作用提供更深层次的理解。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橡胶树育种路上的“石头”能数清了 人类胚胎着床过程的力学机制首次揭示
破解人脑独特性的关键DNA片段发现 NISAR卫星破纪录天线在太空“绽放”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