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汉斌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7/3 14:12:16
选择字号:
研究揭示直播稻壮苗调控新机制

 

近日,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王州飞团队研究揭示了OsDREB1A-OsNAC3-OsGA20ox1转录模块通过赤霉素途径调控直播稻壮苗的分子机制,并明确了其在育种中的利用价值。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

直播稻栽培因其操作简便、节本增效等优势备受农户青睐。浸种催芽播种作为该技术的核心环节,其芽期活力直接影响田间成苗率,以及后期作物产量和品质。激素调控种子萌发的分子机制已有诸多报道,尽管种子萌发与芽期生长存在生理关联,但二者受独立分子机制调控,至今有关芽期生长的激素调控网络仍不清晰。因此,解析水稻芽期生长的关键基因及其作用机制,为培育适宜直播的水稻品种提供重要线索。

该研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下,聚焦直播稻芽期生长调控的分子机制。首先,对种子萌发早期根和芽的转录组数据进行分析,鉴定出一个正向调控芽期生长的关键转录因子OsDREB1A。进一步分析表明,OsDREB1A能够与另外一个转录因子OsNAC3相互结合并激活彼此启动子,形成一个OsDREB1A-OsNAC3-OsDREB1A的正反馈调控环路,从而增强两者表达水平。同时,OsNAC3直接结合赤霉素(GA)生物合成基因OsGA20ox1启动子并激活其表达,从而提高活性GA含量。最终,借助OsNAC3介导的GA生物合成增加,实现OsDREB1A对芽期生长的促进作用。

在育种应用方面,研究团队精准鉴定了控制芽期生长的OsDREB1AOsNAC3优异单倍型,深入剖析了影响OsDREB1AOsNAC3表达水平的启动子区顺式调控元件,揭示了籼粳稻在芽期生长自然变异中的遗传基础。将OsNAC3OsDREB1A优异单倍型导入粳稻品种,以及对基因进行过表达操作,均能显著促进直播稻壮苗,充分证明这两个基因在培育适合直播的水稻品种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关论文信息: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dw0421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有证据证明成年人类也会萌发新脑细胞 桃多组学数据库PeachMD发布
上万株黄瓜中“挖”出隐形宝库 天问二号探测器拍摄的地月影像图发布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