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汉斌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7/3 11:29:00
选择字号:
学者建立陨石月球样品铂族元素高精度测定新方法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王桂琴团队与奥地利莱奥本大学教授Thomas Meisel团队合作,成功开发出基于高压溶样-在线监测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技术,实现了陨石及月球样品中铼和铂族元素的高精度测定。相关成果发表于《地质标准与地质分析研究》。

铼和铂族元素的丰度及其变化模式可为行星体(包括月球)的演化过程提供至关重要的证据。铼和铂族元素均为强亲铁性元素,在行星演化和月球形成过程中几乎全部进入金属核部,而硅酸岩部分含量极低。因此,获得高准确度和高精度的铼和铂族元素数据对行星演化过程(包括地球和月球)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在80年代,强亲铁性元素的丰度大多使用中子活化法(INAA)进行测定,但这种方法不仅操作复杂,且可测定元素有限。随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的出现,鉴于它相对INAA更简单的样品处理要求、更快速的测量过程、以及可获得几乎所有元素高精度数据的特点,研究者一直在努力开发相对应的方法将其应用于铼和铂族元素的测定。然而,在对地外样品的研究中,已有的方法存在着不足,如样品不能完全溶解、纯化过程复杂、无法将干扰元素完全分离等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研究人员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下,开展了针对地外陨石样品的溶样方法、纯化方法和测定方法的研究。他们针对溶样效率和测定数据准确性的提高这两个难点进行了大量实验,最终建立了通过高压溶样和在线监测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方法,实现了陨石中铼和铂族元素的高准确度和高精度测定。

新建立的方法具有对难熔矿物溶解更完全、可准确监控和扣除干扰元素的优点,尤其适用于珍贵的小样量样品的铼和铂族元素含量的分析测定,有望为行星科学、地球化学等领域研究提供重要方法学支撑。

相关论文信息:http://doi.org/10.1111/ggr.70001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有证据证明成年人类也会萌发新脑细胞 桃多组学数据库PeachMD发布
上万株黄瓜中“挖”出隐形宝库 天问二号探测器拍摄的地月影像图发布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