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庆龄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5/7 9:15:12
选择字号:
科学家揭秘豆科植物的待“菌”之道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王二涛团队发现,豆科植物具有一套巧妙的“信号识别系统”,能够精准辨别根瘤菌,细胞质内的类受体激酶蛋白MtLICK1/2则在识别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解答了豆科植物如何与根瘤菌“友好相处”而又不失警惕的科学问题,并为农业绿色发展带来了新希望。5月6日,相关研究发表于《自然》。

在自然界中,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合作”堪称典范——植物为根瘤菌提供住所(根瘤器官)和食物(光合产物),而根瘤菌则发挥“固氮工厂”的作用,将空气中植物无法直接利用的氮气转化为可吸收的铵态氮。这种共生关系不仅高效环保,还能减少植物生长对化学氮肥的依赖,对可持续农业发展意义重大。

王二涛团队前期研究发现,经过漫长的演化,植物逐步发展出一套“感知系统”,能够通过识别不同长度的几丁质壳聚糖区分“敌友”。更巧妙的是,植物体内存在一套时空特异的“免疫抑制”系统,使得共生菌侵染植物细胞时,既避免过强免疫反应阻碍共生过程,又确保植物整体组织的免疫防御能力不受损。但此前,这套特殊系统的作用机制并不明晰。

王二涛团队此次研究发现,豆科植物具有一套巧妙的“信号识别系统”。当根瘤菌靠近时,植物会分泌一种名为“结瘤因子”的信号分子,细胞表面的受体蛋白MtNFP和MtLYK3则能够识别这一信号,其中只有MtLYK3具备“激活开关”的功能。

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信号在植物细胞内传递过程中,MtLICK1/2扮演了关键角色。一方面,MtLICK1/2能够帮助植物“开门迎客”,通过与MtLYK3“握手”激活共生信号通路,最终促使植物形成根瘤器官,允许根瘤菌进入植物细胞共生固氮。另一方面,MtLICK1/2还能帮助植物“关门御敌”,在根瘤菌侵染初期迅速抑制免疫反应,避免植物对根瘤菌“误伤”;待共生关系建立后,又能精准把控植物的免疫稳态,有效抵御病原菌的侵染。这种调控模式就像植物的“智能门禁系统,而MtLICK1/2就如同那个既能识别友军,又能阻挡敌人的“卫兵”,在植物与微生物的互作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MtLICK1/2的双重功能。图片由研究团队提供

  ?

目前,大豆、花生等豆科植物能天然固氮,但水稻、小麦等主粮作物不具备这种能力,生产上依赖大量氮肥。王二涛指出,如果后续能在其他作物中“安装”类似的共生系统,未来或许能让粮食作物也实现“自给自足”,大幅减少化肥使用,推动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

相关论文信息:http://doi.org/10.1038/s41586-025-09057-0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哈佛认证抗衰清单:红茶+浆果有助逆龄 揭秘超短周期行星系统随时间演化规律
即将迎来 “火炉模式”,这样种树降温5度 《科学》(20250502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