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婉婷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10/20 13:55:21
选择字号:
科学家研制出新一代纳米颗粒mRNA疫苗

 

基于病毒的疫苗通常能引发更强的免疫反应,而mRNA疫苗的生产速度更快、成本更低。能否将两者的优势结合?

一项新研究表明,编码类似病毒的纳米颗粒的mRNA疫苗,而非现有的仅编码单个蛋白质的新冠mRNA疫苗,能够实现这样的想法。相关论文发表于《科学转化医学期刊》。

美国华盛顿大学的Grace Hendricks及其同事表明,一种mRNA版本的新冠病毒纳米颗粒疫苗在小鼠体内引发的免疫反应比标准mRNA疫苗高出28倍。

Hendricks表示,mRNA疫苗的一些不良但轻微的副作用源于人体对注射的mRNA及其所包裹的脂肪颗粒的即时反应。对于效力更强的疫苗,可以降低其剂量。“这样一来,重要的免疫反应保持不变,但副作用会降低。”她说。

早期疫苗由弱化的“活”病毒组成,这种疫苗非常有效,但对免疫系统较弱的人来说存在风险。后来出现了含有“死”病毒的灭活疫苗,这种疫苗更安全,但生产起来比较棘手。后来科学家研制了蛋白质亚单位疫苗,这类疫苗通常只包含病毒的外层蛋白质。它们比灭活疫苗更安全,但游离的蛋白质往往难以引发强烈的免疫反应。

因此,疫苗设计者开始将病毒蛋白嵌入微小的球体中,以制造出看起来像病毒且和蛋白质亚单位疫苗一样安全的带刺小球。这种疫苗被称为纳米颗粒疫苗,其生产方法之一是改造现有的蛋白质,使其能自我组装成微小球体,并让病毒蛋白在球体上突出。

在疫情期间,Hendricks的同事们研发出了一种名为“Skycovion”的新冠纳米颗粒疫苗。该疫苗于2022年在韩国获批,但那时mRNA疫苗已经占据了很大优势,所以它并未得到广泛应用。

mRNA疫苗比基于蛋白质的疫苗更快、更容易生产,因为它们包含制造蛋白质的配方,而我们体内的细胞负责完成制造这些蛋白质的艰巨任务。第一代mRNA疫苗所编码的病毒蛋白最终会从细胞外部突出来,这比游离的蛋白质能引发更好的免疫反应,但不如纳米颗粒疫苗有效。

如今,Hendricks及同事将这两种方法的优势结合起来,研制出了一种由编码Skycovion的mRNA组成的疫苗。当疫苗蛋白在细胞内生成时,它们会自行组装成纳米颗粒,在对小鼠的研究中已显示出有效性。

Hendricks说:“这是基因传递概念的验证。”她和同事们已经在研发基于mRNA的纳米颗粒疫苗,用于预防流感、爱泼斯坦-巴尔病毒(可引发癌症)以及其他病毒。

“我对基于mRNA技术的蛋白质纳米颗粒疫苗的前景充满热情。”美国加州斯克利(里)普斯研究所研究艾滋病毒疫苗的William Schief说。“我和我的合作者已经在临床试验中发表了两项基于mRNA技术的纳米颗粒疫苗出色的免疫原性结果,并且在小鼠模型中也测试了几种纳米颗粒疫苗。这篇新论文很好地补充了相关研究工作。”不过,尽管mRNA疫苗潜力巨大,但美国最近却宣布大幅削减对其研发的资金支持。

携带病毒mRNA的脂质纳米颗粒横截面的计算机示意图。图片来源:Science Photo Library / Alamy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126/scitranslmed.adu2085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向上生长”的芯片,突破摩尔定律限制 地球大气二氧化碳含量达创纪录水平
太阳上也会下雨,科学家找到原因了 高温电催化甲烷高效协同转化发现新途径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