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教授刘肖珩团队在《自然-通讯》发表研究论文,提出了一种通过精确调节线粒体代谢来阻止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治疗策略,具有巨大的临床应用潜力。
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巨噬细胞具有“免疫记忆”特性,在受到内源性致粥样硬化因子(如氧化脂质、胆固醇晶体和炎症介质)的训练后,会表现出更强的炎症活性,从而促进疾病发展。
现有研究提示,组蛋白修饰引起的表观遗传重编程可能是训练有素的先天免疫细胞增强功能状态的核心机制。目前基于巨噬细胞表型重编程的动脉粥样硬化治疗效率低下的原因可能是持续的过度炎症训练导致巨噬细胞的表观遗传沉默。
该研究发现,miR-10a@H-MNP可以通过调节巨噬细胞线粒体代谢和表观遗传状态,有效地重新编程巨噬细胞表型。通过解决靶向递送和微环境响应药物释放的双重挑战,该策略不仅减轻了动脉粥样硬化,还为治疗其他免疫记忆驱动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提供新思路。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5-64201-8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