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方
■包万平
每逢高考结束,招生都会成为各高校的头等大事。为了抢到好生源,各校会想尽一切办法,以在残酷的竞争中获胜。这种生源争夺战最早从国内顶尖高校开始,最著名的就是“清北状元之争”,此后逐步延伸到各类型、各层级的大学。
面对纷纷扰扰的大学招生录取新闻,我们不禁要问,大学可以不进行生源争夺吗?
录取分数具有联动效应
答案是否定的。
原因很简单——每年大学招生的基本依据是高考成绩。按照公众的普遍逻辑,大学录取的分数、位次与大学办学水平、社会影响力等成正比,招生分数、位次越高,意味着办学水平越高;若大学招生分数和位次下滑,则意味着该校的办学实力或社会影响力同步下滑,且这种趋势具有联动效应,会对大学产生诸多不可预知的影响。在此背景下,所有大学都很重视招生录取工作。
这其中,高水平大学由于各方面条件保障比较到位,招生宣传与咨询工作已下沉至各省份的县级中学,能“沉浸式”完成对高分考生点对点的志愿填报、录取、入校保障等服务工作,因此很容易在生源争夺中胜出。
相反,那些不知名的大学由于各方面条件相对有限,很难全方位、立体化地进行招生服务工作,加之大学本身社会影响力、地理位置等所限,很多高考生除非迫不得已,一般不愿报考。即便报考,也倾向于具有相对就业优势的专业,其他专业则不愿意考虑。
随之,这些非知名高校会出现部分专业学生招不满、无人报考的情况,这就会对后续的经费划拨、教师配比等产生一系列影响。若照此逻辑发展下去,就会出现知名高校越来越好、非知名高校越来越差甚至关门的现象。
“学生消费者”观点加剧生源争夺
这种大学生源争夺战是好事还是坏事?不同人有不同的思考。有人认为这对大学来说是一种负担和恶性竞争,费时费力、浪费资源,应该予以制止。但在笔者看来,这是中国大学具有竞争意识,并走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积极信号,值得肯定并给予鼓励。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以公办高校为主,政府作为高校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承担着对高校发展进行整体设想、安排的任务,并十分注重对高校财政、人事、招生计划等事项的管理。
在这种体制保障下,我国大学有了飞速发展,且后发优势凸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这种体制的弊端也非常明显——大学的很多事情都依赖政府,而且行政化现象比较明显,缺乏明显的市场竞争意识,以及视学生为核心的办学理念。
从大学发展角度看,学生既是教育对象,也是大学的核心组成要素。生源质量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也是大学提高办学质量的保证,学生的创造性、主动性、积极性直接影响大学的办学质量和发展方向。因此,在大学的实际运转中,学生的水平和层次就显得格外重要。
正是基于此,进入现代社会以来,“以学生为中心”“培育质量文化”等成为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先进方向,各大学奉行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把学生作为大学发展的根本。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学生消费者”概念,大学以满足学生需求为前提,学生是高等教育服务市场的消费者。换言之,在高等教育的价值选择中,促进学生成长成为了大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另外,作为大学教育经济成本分担的重要主体,学生将接受大学教育视为实现个人发展的重要投资方式,好大学在个人实现社会地位提升、经济回报增加、个人充分发展等方面的价值增值更为明显。因此,大学的办学质量以及提供的教育与服务是广大学生选择大学的重要依据。
此时,学生就是大学名副其实的“顾客”,是大学教育服务的消费者,他们要求大学更好地满足其发展要求。这种“消费者”的身份特点决定了学生对大学教育享有更充分的选择权。而大学能否根据学生特点,以更高的办学质量、更优质的服务满足学生的多元需求,成为了学生选择大学的重要考量因素。
在这一点上,不难发现很多世界著名大学在生源争夺上是毫不含糊的。在它们看来,学生质量是大学存在和发展的生命线,没有一流的生源,就难以办成一流大学。因此,西方世界的著名大学骨子里都有很强的竞争意识,以及视学生为顾客的办学思想。它们非常重视招生工作,当然也更加关注学生的培养及后续发展。
生源争夺战应多方应对
当前,我国已进入世界公认的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此时,考生面临的主要矛盾不再是能否上大学的问题,而是能否上好大学的问题。
很显然,由于师资力量、经费支持、教学资源和设施等因素的制约,地方一般本科院校、民办高校、高职院校等的办学质量并未达到考生预期。今年就有媒体报道某些地方本科高校招生中出现了考生志愿零投档,再次征集志愿依然零投档现象,可见考生对大学的选择和要求已发生根本性变化,也给大学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
面向未来,在少子化背景下,生源危机如“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各层次教育机构之上。可以预见,我国大学生源会逐步减少,各类型、各层次大学间的生源竞争也会更加残酷。这就要求我们在新形势下,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是强化政策引导,优化高等教育经费分配机制,推进各类型、各层级高水平大学建设,特别是在政策、制度、经费上大力支持一般本科院校、民办高校、高职院校建设相应的高水平大学,从而扩大优质高等教育机会的供给总量。
二是明确各类型大学的发展定位,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大学之间的竞争,生源是表象,根源在质量。为此,不管何种类型的大学,都需要以学生为本,深化综合改革,健全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全面提高办学质量。
三是提高大学在学生发展中的领导力和显示度。大学不但要参与生源争夺,还要积极与中学保持更紧密的联系,将大学改革与发展的有效信息及时传递给中学,减少彼此间的信息差,从而避免社会上某些高考志愿填报辅导机构等对学生的误导,以及对大学办学产生的干扰。
四是做好“适合自己的教育才是最好的”理念宣传与教育。由于每个学生的性格特质、兴趣志向等差异较大,为实现事尽其功、人尽其才、各尽其长,大学要通过多样化的招生宣传与服务工作,与考生间形成最佳匹配和组合,而非一味让全民冲刺“重点”和“名校”。
五是加大专业调整力度,完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要按照市场需求原则,优化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专业结构,加大专业调整力度,适时增设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社会急需和紧缺的专业,撤销就业率低、布局过剩的专业。进一步在大类招生、宽口径培养的基础上,推进跨学科、重交叉的复合型人才培养。
(作者系青海师范大学青海省人民政府-北京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