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项史无前例的实验揭开海底生态系统不为人知的一面 |
深海生物从不浪费美食“包裹 |
|
近期,美国一个研究团队将一只短吻鳄的尸体沉入到墨西哥湾一处深度超过2000米的海底,并在那儿架设了相机。
第二天,相机拍摄到了一幕可怕的画面:这只短吻鳄被吃得只剩一层坚硬皮肤,“食客”是一群粉红色的大王具足虫。这是一种生活在海底的潮虫,成虫能长到和橄榄球差不多大小。
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有科学家将短吻鳄投入深海,大家没有想到,短吻鳄竟这么快就被吃掉。短吻鳄在海底出现又消失的过程,展示了海底生态系统不为人知的一面,同时也揭开了一段源自恐龙时代的神秘往事。
海底“投食”实验
一个多世纪以前的自然学家就已经意识到,深海里是有生命存在的。然而直至今日,人类对这片地球上最大的生命栖息地的探索,还在不断重新定义地球生物的可能性。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深海生物学专家麦肯齐·杰林格说:“即使已经在这个领域工作了10年,我仍会为那些生存在极端条件下的生物感到惊奇。”
在海平面1000米之下的深海是一片黑暗世界。没有光,就意味着没有食物。在这片广袤深渊中生活的动物仰仗海雪而活。海雪由死去的浮游生物和它们的粪便等有机残渣组成,它们从海面簌簌落下,连绵成片地沉入海底。
很大一部分海雪还来不及沉底,在下降过程中就被吃掉,至多只有2%最终会落到2000米深的海底处。鉴于平日的食物供给是如此贫瘠,科学家相信任何大型有机物一旦落入海底必将会受到海底生物的热烈欢迎。于是,美国路易斯安那大学海洋协会组织开展了这场史无前例的实验。
该协会执行总监克雷格·麦克莱恩是本次实验的组织领导者,他表示,实验目的是为了追踪爬行动物对海底生态产生的影响。短吻鳄、鳄鱼和凯门鳄是目前现存生物物种中,与侏罗纪和三叠纪时期的海洋霸主鱼龙、蛇颈龙等最为相近的,它们的尸体将对深海碳收支产生重大影响。麦克莱恩希望通过实验找到深海中那些会享用现代爬行动物的食腐动物。
白垩纪的古老食骨虫
鲸鱼死后落入海底形成的生态系统,被科学家称为鲸落。这是一座食物丰盛的“岛屿”,从食腐动物撕扯走鲸鱼的软组织,到细菌以无氧方式分解鲸骨、释放硫磺与甲烷气体,鲸落能在深海中留存数十年之久。
对于麦克莱恩团队实验中的短吻鳄尸体来说,距离生成硫磺和甲烷的阶段还为时尚早,但尸体上确实出现了一些同样会出现在鲸落周围的生物。短吻鳄的骨头看上去“毛茸茸的,像一块红色粗毛线织就的地毯”。麦克莱恩说,这块“红地毯”实际上是一种食骨虫,这种生物没有嘴巴也没有胃,在其体内微生物的帮助下,靠吸收和消化骨头中的胶质为生。
2002年,人们首次在一座灰鲸遗体上发现了数十条食骨虫。起初,一些研究者以为它们只吃鲸骨,很快人们发现食骨虫会占领所到之处的任何动物骨头。
不过,究竟是先有鲸鱼还是先有食骨虫呢?为了找寻答案,科学家研究了各种食骨虫的基因序列。其中,有一种基因时钟将食骨虫的出现定位在了1.45亿年前的白垩纪时代——如果这一基因时钟是正确的,那么当时的食骨虫吃的是谁的骨头?
2015年,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的研究团队在用CT扫描一块蛇颈龙化石时发现,化石上到处都是蠕虫钻出来的孔洞,这证实了食骨虫出现在鲸鱼之前的猜测。
连接海陆的“高速公路”
不过,动物尸体似乎并不是深海生物维持生命的唯一食物来源。除了将短吻鳄投入海底,麦克莱恩团队还在墨西哥湾投入大块木头,发现海底似乎还有专吃木头的生物——每个木块上都有大约60余种生物存在着。
在过去的同类型实验中,麦克莱恩发现那些木头上到处都是食木海笋用自身锋利的壳钻出来的洞。这些洞后来成了海参、大鳌虾和海星的居所。
而最新实验表明,陆地与海底之间的确具备一种强联系:大群生物在深海中等待着来自海岸的美食包裹——就像一条连接海陆的高速公路。
麦克莱恩团队“投喂”的另一条短吻鳄在海底仅呆了8天就消失了。从团队搜集到的线索来看,它可能是被鲨鱼一口叼走了。在墨西哥湾的深海中,有两种能长到7米长的鲨鱼——六鳃鲨和格陵兰睡鲨,“这些鲨鱼的咬合力和牙齿锋利程度,足以咬断半英寸厚的聚丙烯绳子。”麦克莱恩说。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