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依琳 来源:澎湃新闻 发布时间:2023/5/23 21:26:11
选择字号:
第二波新冠感染高峰会来吗?专家:注意区分,对症规范治疗

 

近期,关于“二阳”的话题引发广泛关注。一些网友发文说自己感染新冠病毒,不少人担心是新冠病毒变异株带来的又一轮感染高峰。

5月22日,在2023大湾区科学论坛生物医药与健康分论坛上,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表示,根据模型预测,今年新冠第二波疫情高峰会在6月底,新增感染约6500万/周。

“(防疫)不能一劳永逸,因为它(新冠病毒)变得太快。”钟南山表示,奥密克戎感染致死的原因并不是单纯的重症肺炎死亡,现在的死亡常常是新冠病毒引起基础病加重,如心脏病、神经系统病、肾脏病等这些疾病加重了死亡。对于有基础病的人群,预防感染极为重要。

“二阳”患者的症状要较“一阳”轻吗?第二波疫情高峰如何应对?对此,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了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和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研究中心主任、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专家表示,最近新冠患者就诊人数有所上升,但“二阳”患者总体症状比第一次感染要轻,病程相对较短,重症病例也很少。对于咽喉肿痛等症状,要注意鉴别,对症规范治疗。

感染者有所增多,对医疗系统影响不大

5月22日,钟南山在2023大湾区科学论坛上表示,根据多方面材料判断,4月底、5月初有一个新冠病毒感染的小高峰,“这是我们预料到的”。

他表示,基于seirs模型的预测显示,全国2023年新冠第二波疫情(XBB)趋势预测显示,2023年5月底最高峰感染人数4000万/周,2023年新冠第二波疫情高峰发生在6月底,约6500万/周。“一个奥密克戎感染者可传染30多人,我们的疫情防控战略已经从过去的预防感染调整为现在的预防重症,因为感染是很难预防的。”

李侗曾表示,最近发热门诊的新冠患者就诊人数确实有所上升,发热门诊的接诊人数70%是新冠患者病例。其中,80%以上是首次感染,有不到20%是二次感染。“因为首次感染患者会越来越少,二次感染患者所占的比例是会出现增加的趋势。”

李侗曾表示,“二阳”患者主要是18岁到60岁这个年龄段的中青年人,可能是由于他们的社会活动比较频繁,接触的人比较多,而且戴口罩的意愿下降。同时,从临床观察来看,“二阳”患者总体症状比第一次感染要轻,病程相对较短,重症病例也很少。

因此,从这点来看,“二阳”患者人数上升对医疗资源的影响较小,因为重症患者非常少,重症主要是首次感染的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人群。

“尽管新冠感染患者较之前有所增多,但是对医疗系统的冲击不大,整个医疗状况、救治能力远远好过年初的感染高峰时期。”李侗曾说,虽然病例数在增加,但主要集中在发热门诊,以常规的发热门诊医护人员足以应对。“虽然对他们来说压力比较大,但相信大部分医院是没有问题的,这一轮我觉得呼吸科、感染科来支援就已经足够。”

卢洪洲也表示,最近的感染人数增长并不是大幅度的人数增加,增长幅度较缓。因此,这一波的疫情整体趋势应该是缓慢上升,梯次感染,波峰比较宽,但波峰不会很高,但是波谱较宽,持续时间可能比较长。

卢洪洲介绍,根据团队的研究,感染后随访7个月的结果来看,7个月以后大部分人依然具有很强的细胞免疫能力,抗体可能出现明显下降,但是依然具有很好的细胞免疫能力。“也就是说,如果一个青壮年感染7个月后,体内的细胞免疫功能还很好。如果再次感染,体内的中和抗体先发挥作用,然后细胞免疫再发挥作用,所以很多人是没什么症状或者是不会被感染的。”

专家:注意区分其他病毒感染可能,对症规范治疗

李侗曾提到,如果已经感染过新冠病毒,现在出现了发烧、咽痛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还是要通过检测来判断是否再次感染。因为现在除了新冠病毒和流感之外,还有呼吸道合胞病毒,尤其在儿童当中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患者较多。

李侗曾介绍,流感在三月份是高峰,四月份呈现下降趋势,五月份就已经很少有流感患者了。新冠以外,还有很多人的症状是呼吸道合胞病毒或者其他的呼吸道病毒引起的。

日前,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专家接受采访中,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也表示,上呼吸道和咽喉是人体的门户,不论是流感病毒还是新冠病毒,或是细菌感染,都可能导致咽喉肿痛。应注意鉴别,区别对待,对症规范治疗。

“如果患者还未感染过新冠病毒,出现发烧、咽痛、肌肉酸痛、头痛等症状,那么大概率就是新冠感染的病例。”李侗曾表示,“二阳”的治疗仍以退高热和对症缓解相关症状为主。

如果出现“二阳”,应当尽早接受规范的对症治疗,降低重症风险。目前国内已有6种获批的新冠抗病毒药物,建议重症高风险人群在感染后尽早使用抗病毒治疗。

在药物选择上,李侗曾表示,从效果上来说,国产药和进口药对比没有发现在安全性上有明显区别;在有效性上,由于本身重症病例较少,并未发现在降重症方面的差异。目前国产抗病毒药供应更充足,且纳入了医保,价格更亲民,大众接受度也较高。

为什么接种了新冠疫苗后还会再次感染新冠病毒?是否说明新冠病毒变异后致病力更强?对此,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陈操表示,监测数据显示,截至5月上旬,XBB系列变异株已成为我国新冠病毒主要流行株,境外输入病例中占比达95.6%,和全球情况基本一致。从我国和全球监测数据来看,与早期流行的奥密克戎各亚分支相比,XBB系列变异株的致病力没有明显变化。

5月22日,钟南山表示,多项研究表明,感染新冠病毒后,人体内中和抗体在4个月后出现降低,特别是对于XBB变异株的保护作用较差。但是,人体内还存在结合抗体,可激活细胞免疫,在感染6-7个月内仍然有保护作用。

钟南山说,再过一两个月,在去年12月感染新冠病毒的人群,体内的抗体和免疫都会降低。“病毒变异太快,因此不能一劳永逸,有可能再次感染。”

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研究中心主任、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在此前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也表示,在去年的12月份到今年1月份期间,我们身边的不少人都感染过新冠。前期研究表明新冠自然感染产生的保护力可以持续7个月左右,随着时间推移快速下降,保护力会减弱。部分人需要加强免疫,如果不打疫苗,二次感染人数就可能会增长。此外,不同人群免疫保护作用有一定差异。

对于可能逐渐增加的感染波峰,钟南山提醒,有基础疾病的重点人群是预防和救治的重点。根据钟南山团队对新冠病毒感染重症患者的最新研究,重症患者影像学表现超过一半不是重症肺炎,病毒对循环、神经、肾脏等系统的影响也非常大。

“有基础病人群,现在要预防感染,不是预防重症。”钟南山呼吁,接下来要以预防为主,加强广覆盖的疫苗接种,特别是有基础疾病人群、免疫低下人群、老年人群需要新的疫苗注射。

钟南山说,国内正在研发多价mRNA疫苗、亚单位蛋白疫苗,这类广谱疫苗可以预防德尔塔、奥密克戎BA.5、XBB等变异株,即将通过评审上市,及时注射覆盖XBB变异株的疫苗,可减少额外死亡。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究或摆脱光子时间晶体对高功率调制依赖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