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亚雄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22/5/22 16:27:31
选择字号:
专家呼吁尽快应对不明原因儿童严重急性肝炎

 

自2022年4月以来,全球21个国家和地区陆续报道400多例不明原因儿童严重急性肝炎病例,超过以往各个地区的年发病例数,并已出现死亡病例,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全球不明原因儿童严重急性肝炎的致病原因是什么?致病后有哪些临床表现?我国医疗机构和公众又应如何应对?记者就此采访了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主任李太生教授及其团队。

三种可能原因或导致此种肝炎发生

为应对可能发生的不明原因儿童严重急性肝炎公共卫生事件,近日,北京协和医院组织以李太生为代表的相关领域专家制定《北京协和医院关于“不明原因严重急性肝炎”的诊疗建议》(以下简称“《建议》”),用于规范和指导临床诊疗流程。

李太生教授解读视频 图源《协和医学杂志》微信公众号

“在排除了常见肝炎病毒(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后,这些儿童病例的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症状伴转氨酶明显升高。”据李太生介绍,截至目前,已报道的不明原因严重急性肝炎病例主要集中在欧美地区。大部分患者年龄在10岁以下,主要为1~5岁儿童,既往均体健。同时,病例出现时间相对集中,但病例呈散发,目前缺乏明确流行病学关联;现有病例数据提示发病高峰为2022年3月。

李太生指出,目前此种肝炎的病因尚不明确,需要进一步调查与致病机制相关的原因。他和团队认为,有三种原因可能导致肝炎发生:

一是腺病毒感染。腺病毒感染在当前儿童肝炎流行中扮演的角色尚不可知。目前各国均要求对不明原因急性肝炎患者筛查腺病毒,并积极探讨最佳的标本采集及检测的方法。在进行宏基因组检测时,也出现了腺相关病毒,如何解释其在肝脏、血液中的病毒序列存在还有待考证。

二是新冠病毒感染。既往文献指出,新冠病毒感染可诱发肝炎,这可能是病毒的直接攻击、病毒的血流播散及胆道逆行感染所致。此外,感染新冠病毒、接种疫苗后也可能诱发自身免疫性肝炎(旁观者效应引起的异常免疫反应)。在新冠病毒感染的背景下,这种肝炎感染增加是否由于隔离环境下的易感性增加、新冠病毒感染或者免疫调控所致,需要更严谨的流行病学证据、免疫机制及病毒学的研究支持。

三是其他暴露(如食物、药物或毒素、宿主因素、其他未知病原体等)因素。目前大多数患者都没有明确的既往病史,疾病的发病机制和传播途径尚不清楚,人际传播证据不明。全球各公共卫生部门正收集流行病学和危险因素等相关信息,同时排查接触食品、药物或毒素等因素。

“目前我国尚未报道类似病例,但鉴于本次公共卫生事件的病因不确定性、重症率高等特点,且国外新的病例仍有出现,故及时建立不明原因严重急性肝炎患者的‘中国模式’诊疗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致病后有哪些临床表现?

那么,医疗机构应该如何确诊这一疾病?

记者了解到,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关于不明原因儿童急性肝炎有关问题解答》。文章指出,不明原因儿童严重急性肝炎的共性特征是:年龄1月-16岁,大多在10岁以下;出现黄疸、恶心、腹痛、乏力、嗜睡和胃肠道症状(包括腹泻和呕吐),大多数患儿无发热;实验室肝生化检查转氨酶(AST或ALT)明显升高。国家卫生健康委提示,若孩子出现上述表现,家长应提高警惕,及时到医院就诊,建议查肝生化指标,并做血、尿液、粪便和呼吸道样本等相关病原学检测,以进一步确定孩子是否有急性肝炎及可能的病因。

国家卫生健康委解答 图源官网

“目前本病尚缺乏可实际应用的确诊标准,要重点关注16岁及以下人群,兼顾成人。”李太生强调,与此同时,要关注与疑似病例密切接触的任何年龄段的急性肝炎(非甲、乙、丙、丁、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一旦符合筛查标准,均应进行病例上报并启动诊疗流程,“确诊之后,要密切关注初诊患者的病情变化,根据患者临床情况决定指标监测频率。建议对所有初诊患者,就诊后3天内每天复查血常规、肝功能、凝血功能,此后根据病情变化决定复查频率。”

及时建立应对肝炎的“中国模式”诊疗体系

那么,我国医疗机构和公众又应如何应对?

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出,引起儿童急性肝炎的病因有多种,主要感染途径是经过消化道和血液。此次国外报告的不明原因儿童严重急性肝炎患者部分呈腺病毒检测阳性。当前,主要预防措施是避免儿童前往人多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切断飞沫接触和粪口传播途径,保证儿童充足睡眠和营养,定期清洗儿童外出衣物和常接触物品,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如儿童出现黄疸、消化道症状等肝炎病症需及时就医。

在高度重视此疾病的同时,公众也不用太过担心。国家卫生健康委强调,当前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积累的经验以及群众健康防护意识的提升,对于不明原因儿童严重急性肝炎的预防有相当的益处。

“在病因不明的情况下,需要在充分运用支持治疗的同时,坚持以多学科合作综合管理为原则。”李太生表示,对医疗机构而言,对患儿的支持治疗与成人相比显得更为重要。合理喂养、维持内环境代谢稳定,随时评估血液净化以及肝移植等应用指征都有益于提高患儿的存活几率。

“在针对患儿个体治疗的同时,我国对患儿的整体管理也面临挑战。”李太生说,“如何优整合现有医疗资源,更快识别、更早干预危重患儿,探索出患儿‘中国模式’诊疗体系至关重要。”

为此,他和团队提出四点防控策略:

一是加强风险评估。尽快收集临床、流行病学和病毒学监测数据,评估我国不明原因儿童急性重症肝炎的潜在风险。

二是建立长期监测系统,启动以临床症状监测为基础的预警体系。强化家庭宣教,若儿童出现相关疾病症状,应及时就医;筑牢社区堡垒,逐户走访、排查摸底,做好卫生宣传普及工作。发现疑似病例立即报告,做好调查、监测、隔离、转运等工作;临床科室对类似病例保持警惕,积极上报符合流行病学史的病例,运用不同检测技术对不同标本进行病原体鉴定,妥善留各类标本,以供后续疾病诊疗研究;家庭、社区、医疗机构统一听从国家卫生健康委的指挥,一旦出现疑似疫情,快速作出反应,全力协助流行病学调查,早期发现和控制突发卫生公共事件。

三是做好疫情前的多学科应对准备。各科研、检验平台应做好腺病毒相关的病毒分离、靶基因扩增和序列测定等实验室检测准备;研制基于全基因组测序的新型病原体序列检测技术,确保能在分离病原体之前及时提供病原体的其他证据;开展新发传染病的分子、细胞、动物实验研究,探索腺病毒感染特性和宿主免疫反应机制等。鉴于该疾病重症率较高,需要对我国目前儿童肝移植的现状进行安全性、可及性进行评估,同时进一步积极开展相关临床研究。

四是儿科、急诊科、感染科、消化科和检验科等科室应加强多学科合作,制定诊疗规范。

“新发、突发传染病是全人类所面临的共同威胁,需要各国应积极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共同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李太生说,“我们编写组也将密切关注国际与国内研究动向,适时更新相关内容。”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亚雄)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究或摆脱光子时间晶体对高功率调制依赖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