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梦婕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12-2-23 9:30:58
选择字号:
火星500志愿者王跃:我在“火星”的520天

    6名志愿者在“火星500”试验舱内。从左至右分别是:俄罗斯人阿列克谢·希特维、法国人罗曼·查尔斯、俄罗斯人斯莫勒爱夫斯基·亚历山大·叶戈罗维奇和卡莫洛夫·苏克罗伯·儒斯塔姆、中国人王跃、意大利人迭戈·乌尔维纳。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供图

“……爸,我要关机了,一年半后再打给您。保重,照顾好妈妈……”2010年6月3日清晨,俄罗斯,一个小伙子在给家人拨了这通电话后,便进入了一个莫斯科郊外的“闷罐子”里,从此,“人间蒸发”520天。
 
莫斯科时间2011年11月4日下午2时,全世界再次将目光投向这个“闷罐子”——它有一个确切的名字,叫“火星500”试验舱。在那里,6名来自4个国家的年轻勇士,终于在舱门开启后,结束了人类首次全程520天封闭模拟的火星之旅,“重返”地球。
 
那个一年半前打电话的小伙子,就是参与这项国际航天试验的唯一一位中国人——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教员王跃。
 
大脑门儿,黑皮肤,小眼睛,1982年出生的狮子座。此时,坐在中国青年报记者面前的这位“火星人”,已是很多国人心中的英雄。但提到返回地球后所获的各种荣誉称号——中方授予的“火星模拟飞行试验功勋”、俄罗斯宇航联合会颁发的“功勋航天设备试验员”……这位典型的80后忙摆手调侃道:“最怕别人把我当英雄,英雄有长我这样的吗?”
 
在全球4000多名志愿者中脱颖而出,与世隔绝长达一年半,不见阳光、缺乏新鲜空气、日复一日吃罐头食品、没有电视和互联网、身边只有5个老外……不仅要保持身体上不“垮掉”、精神上不“疯掉”,还要在“闷罐子”里模拟登陆“火星”,并完成105项科学试验。“搞定”这一切的非专业选手王跃,其实有充分的理由骄傲。
 
但在王跃看来,他的坚持更多出于责任。
 
“我不是一个很有理想、很有抱负的人,没有太多的特长,也没有出类拔萃的智商或者引以为傲的技能,但像很多80后一样,我知道责任对于一个人的重要。人无信不立。”王跃说,“我们这代人,外表不在乎很多东西,可一旦有责任交到身上,我们不畏惧承担。”
 
什么样的责任,让这位“火星人”一步步完成了旁人眼中了不起的壮举?

1 2 3 4 下一页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我国卫星数据通信方式迎来重大变革 固体核磁共振新进展!
新生开学,导师:8点要做,3点不要做 3颗火山玻璃珠证明月球1.2亿年前仍活着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