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陆琦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1-18 8:33:40
选择字号:
京津塘环境污染调控技术:环境治理的跨界样本
 
■本报记者 陆琦
 
1月10日清晨,北京大雾弥漫,局地能见度不足200米。灰蒙蒙的马路上,大多数汽车亮起雾灯,自觉放慢了车速;不少行人戴上了口罩,或者用围巾捂着口鼻。当日,天津、河北也都相继发布了大雾预警信号。
 
“随着区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环境质量与生态健康状况正在持续恶化,已成为制约国家实施京津冀都市圈发展战略的瓶颈之一。”作为“京津塘区域环境污染调控技术与示范”中科院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研究员朱永官清楚认识到身负的重任。
 
新老环境问题叠加
 
环境问题往往具有区域性特点。“京津塘区域环境污染调控技术与示范”项目首席技术专家、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王跃思对此体会颇深:“京津塘区域污染物存在严重的区域内城市间相互输送问题,急需区域协同治理。全面污染源减排才有可能控制住目前严重的区域大气、水和土壤间严重的复合污染。”
 
他的课题组主要承担京津塘区域大气干湿沉降化学联网观测研究。观测结果不容乐观:京津塘区域每公顷年平均降尘量约1.2吨,相当于每平方米每月有10克灰尘沉降。其中,活性氮沉降量相当于发达国家的十几倍,有害重金属和多环芳烃的沉降量是欧美的几十倍。
 
“这与京津城市群密集的工业生产和强烈的人类活动有密切关联,特别是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及其相关产业链的形成、黑色金属冶炼、火力发电、养殖和餐饮业的发展等,都使区域内污染物沉降日益加重。”
 
王跃思坦言,由于对区域内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分布及成因等重要问题尚缺乏系统认识,难以对区域内大气污染源实行有效消减。近年来,在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老问题尚未解决的情况下,臭氧和细粒子(PM2.5)等新型污染不断加剧。
 
研究表明,京津塘区域大气中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粗粒子(PM10),水环境的氮、磷,土壤环境的多环芳烃等常规污染物浓度虽有一定的下降趋势,但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在此基础上,一些新型污染物的环境影响又开始表现出来,例如大气中的细粒子、臭氧,水和土壤中的内分泌干扰素、抗性基因等等。
 
“这些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行为具有一定关联性和耦合性,一方面会产生叠加效应,导致环境危害的复杂化,另一方面会增加环境污染控制的难度。”在朱永官看来,这一点要特别引起重视。
 
示范工程初显成效
 
污染物在水—土—气中不断迁移转化是环境治理的共性问题。水—土—气的交互作用也使环境质量的区域联控提上日程。
 
这是一次“跨界组合”,项目负责人曲久辉和朱永官、王跃思分别来自水、土、气3个领域,而参与该项目的包括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大气所、安光所、地理所、烟台海岸带所、沈阳生态所、遥感所等多家单位。
 
与以往研究不同,该项目强调水—土—气的综合调控,并以示范工程为依托,验证环境污染调控技术的可行性和效果,从而形成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这是本研究最大的特色和创新。”朱永官说。
 
项目建立了7个示范工程。比如天津空港经济区多水塘湿地组合系统,针对北方缺水地区,从“多水源开发—水安全保障—水生态修复”这一解决途径入手,开展大规模再生水利用所面临的水质安全保障和生态应用风险问题。
 
“在天津当地的反响很好,具有十分光明的推广前景。”朱永官介绍,经过现场勘察,项目实施效果非常不错。通过多水塘分级生态处理技术,水体的氮、磷污染削减十分明显,处理后的污水用于景观用水完全没有问题,而工程本身建立的多水塘生态系统也已经成为比较有特色的景观。
 
《中国科学报》 (2012-01-18 A1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研究生学位论文如何顺利通过外审和答辩
“超级显微镜”,深度探索微观世界 《自然》一周论文导读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