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Spectroscopy Journal 发布时间:2025/7/30 10:16:25
选择字号: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在水溶液元素分析中的突破性进展| MDPI Spectroscopy Journal

论文标题: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Applied to Elemental Analysis of Aqueous Solutions—A Comprehensive Review

论文链接:https://www.mdpi.com/2813-446X/2/1/1

期刊名:Spectroscopy Journal

期刊主页:https://www.mdpi.com/journal/spectroscj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技术近年来在固体样品现场元素分析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然而在水溶液分析中的应用却相对滞后。尽管自1984年Cremers等人首次将该技术应用于水溶液分析以来,已有大量相关研究,但LIBS在水溶液元素分析中仍处于边缘地位。德国亚琛工业大学Nils Schlatter和Bernd G. Lottermoser教授团队在《Spectroscopy Journal》发表的最新综述文章,系统回顾了1984-2023年间LIBS技术在水溶液元素分析领域的研究进展,比较了不同仪器类型、样品前处理技术和实验参数设置,并首次以元素周期表的形式直观展示了56种元素的检测限数据,为研究人员选择合适的方法提供了重要参考。

研究过程与结果

该研究团队通过全面文献调研,建立了包含153篇文献的数据库,系统分析了LIBS在水溶液元素分析中的技术发展历程。研究发现,水溶液LIBS分析面临的主要挑战是直接液体表面分析时存在的飞溅、蒸发和等离子体冷却等问题,这导致灵敏度低和重复性差。为解决这些问题,研究人员开发了四类主要样品前处理方法:液体本体分析(LB)、液固转换(LSC)、液气转换(LAC)和氢化物生成(HG)。其中LSC技术(占50%)通过将分析物预浓缩在固体基质上,显著提高了检测灵敏度,成为最常用的方法。研究还比较了实验室型、在线型、便携式和望远镜型四种LIBS仪器的优缺点,以及单脉冲、双脉冲、激光诱导荧光等不同实验设置对分析性能的影响。

通过对56种元素检测限数据的系统分析,研究发现LIBS对不同元素的检测性能存在显著差异。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元素(如Li、Na、K)通常表现出较高的分析灵敏度,中位检测限低于1 mg/L;而第15-17族元素(如S、N、F、Br、P和Cl)由于电离能高且特征谱线多在红外区域,检测限相对较高。特别值得注意的是,Cr和Pb是研究最多的元素(分别有87和76个检测限报告),这反映了环境监测中对有毒元素检测的高度关注。研究还发现,采用表面增强液固转换(SE-LSC)方法的检测限明显优于直接液体分析,为痕量元素检测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

研究总结

这项系统性综述为LIBS技术在水溶液元素分析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全面指导,揭示了当前的技术局限性和未来发展方向。尽管LIBS在实验室常规水分析中短期内难以取代IC、AAS和ICP-MS等成熟技术,但其仪器小型化、多元素同时检测和现场实时分析的优势,使其在环境监测、工业过程控制和应急检测等领域具有独特价值。特别是便携式LIBS设备与预浓缩技术的结合,有望实现痕量元素的现场快速筛查。研究指出的元素特异性检测性能差异和最佳方法选择建议,将为研究人员优化实验方案提供重要参考。随着样品前处理技术和仪器性能的不断改进,LIBS有望成为水溶液元素分析领域的重要补充技术,特别是在需要快速决策和现场分析的场景中发挥关键作用。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首栋建筑提前完工 寻找外星生命的希望正迅速破灭
奇特星系惊现原始恒星 全球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淡水流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