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ngineering征稿启事:人工智能赋能工程科技 |
|
标题:Call for papers: AI for Engineering
期刊:Engineering
微信链接:点击此处阅读微信文章
Call for papers
AI for Engineering
人工智能赋能工程科技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技术和重要驱动力。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等领域不断涌现新成果。人工神经网络、蛋白质结构预测分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以大模型为代表的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工程科技各领域的快速渗透与应用,正在深刻改变着我们的世界。Engineering 坚持“工程造福人类,科技创造未来”的目标,为了深入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工程科技中的创新应用、挑战与未来发展方向,诚挚邀请全球专家学者踊跃投稿,分享您的研究成果与见解。
欢迎关于人工智能应用现状及重点方向的原创研究论文、综述、观点述评类文章投稿,包括但不限于:
•智能制造
•AI+新材料
•智能交通
•智能能源
•智慧城市
•AI+环境
•智慧农业
•智能医疗
投稿要求:
•Articles:6000字
•Reviews:6000~8000字
•Perspectives:3000字
•Views & Comments:2000字
期刊简介:
《工程(英文)》(Engineering)2015年创刊,由中国工程院、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高等教育出版社与国际出版商爱思唯尔合作出版。月刊,OA出版,并在期刊网站上提供英文和中文版。期刊旨在提供高水平的工程科技重大成果发布与交流平台,促进工程科技更快发展,更好造福于人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具体栏目包括新闻热点、观点述评、工程成就、研究论文等。已被SCI、EI、Scopus、DOAJ、CSCD、CSTPCD等国内外权威数据库收录。最新SCI影响因子10.1,工程综合领域Q1区。
如需进一步了解或投稿,请访问期刊官网。期待您的积极参与和贡献,共同推动人工智能在工程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线上投稿 :
http://www.journals.elsevier.com/engineering
在线阅读 :
http://eng.engineering.org.cn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engineering
更多内容
Engineering第五届高影响力论文评选结果公布
Engineering 2025年1月刊目录 | 十周年专刊
任南琪院士团队:β-环糊精生物炭助力人工湿地高效脱氮
同济大学团队:数字孪生使能技术在道路工程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综述
李静海院士团队:未来数据系统的逻辑与架构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