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生物化学,分子与细胞生物学——Current Issues in Molecular Biology (CIMB) | MDPI 期刊栏目推荐 |
|
|
期刊名:CIMB
期刊主页:https://www.mdpi.com/journal/cimb
1. 栏目介绍
在生命科学不断突破的时代,生物化学、分子与细胞生物学正处于揭示生命本质和疾病机理的前沿。随着多组学技术、结构生物学与分子成像手段的快速发展,研究者得以在原子与分子水平上深入理解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作用,为阐明细胞生命活动规律和开发新型诊疗策略提供了坚实基础。
CIMB 的 “Biochemistry, 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logy” 栏目专注于发表涵盖酶学与代谢调控、信号转导网络、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细胞代谢与命运决定、分子相互作用机制等领域的原创研究与高质量综述。该栏目旨在为全球科研人员提供一个展示生命分子机制新发现的重要平台,促进从基础研究到疾病防治与生物技术应用的深度融合与创新。
2. 栏目主页:
https://www.mdpi.com/journal/cimb/sections/BMCB
3. 栏目主编:

Stuart Maudsley博士
H. Lee Moffitt癌症中心药物研发部
Stuart Maudsley博士毕业于利兹大学,以一等荣誉成绩获取药理学博士学位。在校期间,因本科阶段的杰出研究成果,荣获辉瑞奖。博士毕业后,获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奖学金,前往杜克大学,师从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Robert Lefkowitz教授。完成博士研究后,相继在多所顶尖学术机构任职。后成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中心国家卫生研究院 (NIH-NIA) 受体药理学单位的负责人。离开NIH后,担任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VIB分子遗传学系主任、VIB生物信息学部门主任,并同时兼任该校生物医学系主任。目前,受邀前往美国,担任佛罗里达州H. Lee Moffitt癌症中心受体生物学实验室的负责人。
对话CIMB期刊“生物化学、分子与细胞生物学”栏目主编——Stuart Maudsley博士 | MDPI 人物专访:
https://mp.weixin.qq.com/s/yjDhps3w8KhaZ1GyKMUNDQ
4. 精选文章
文章1
英文标题: Mind over Microplastics: Exploring Microplastic-Induced Gut Disruption and Gut-Brain-Axis Consequences
中文标题:探索微塑料引发的肠道紊乱及其对肠脑轴的影响
作者:Charlotte E. Sofield et. al.
Doi网址:https://www.mdpi.com/1467-3045/46/5/256

图片:口服微塑料暴露对肠道及全身影响的代表性示意图。(A)口服微塑料可引起肠道微生物群失调和肠上皮细胞损伤,增加肠道通透性并诱发肠道炎症;(B)微塑料可在心脏、肝脏、脾脏、肾脏、肠道及生殖器官等多种外周组织中积累。
文章亮点:
(1)揭示了微塑料通过口服途径进入人体后可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和炎症反应,提示其对肠道微生态平衡具有潜在破坏作用;
(2)总结了微塑料可穿透肠屏障并在全身多组织中积累的研究证据,提出其诱发免疫激活和系统性炎症的可能机制;
(3)展望了微塑料通过“肠脑轴”影响神经系统功能、促进神经炎症及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发生的研究前景,为后续防治策略与政策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文章2
英文标题: CNS Border-Associated Macrophages: Ontogeny and Potential Implication in Disease
中文标题:中枢神经系统边界相关巨噬细胞(BAMs)的起源及其在疾病中的潜在作用
作者:Iasonas Dermitzakis et al.
Doi网址:https://www.mdpi.com/1467-3045/45/5/272

图片:发育中小鼠大脑中边界相关巨噬细胞的起源与扩增示意图。
文章亮点:
(1)总结了中枢神经系统BAMs的起源及其基本特性;
(2)整理了BAMs在组织稳态和免疫调控中的重要功能,并为理解其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独特作用提供了依据;
(3)作者对BAMs在神经退行性和炎症性疾病中的潜在应用表达了展望,认为其为未来精准干预和治疗提供了新方向。
文章3
英文标题: Is Copper Still Safe for Us? What Do We Know and What Are the Latest Literature Statements?
中文标题:铜对我们安全吗?我们从最新研究中能了解些什么?
作者:Angelika Edyta Charkiewicz.
Doi网址:https://www.mdpi.com/1467-3045/46/8/498

图片:铜的来源及其对人体不同部位的主要影响。
文章亮点:
(1)总结了铜对人体健康的双重作用 ----- 微量元素的必要性和过量或缺乏对免疫、神经、循环、骨骼、消化、呼吸、生殖系统及皮肤健康的损害。
(2)铜广泛存在于食物、电器及日常材料中,其在体内的保留和吸收受年龄、摄入量、化学形态、生活方式和遗传背景等因素影响。
(3)高浓度铜可增加多种疾病风险,包括神经退行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及部分癌症,而适量铜摄入可提供抗氧化保护,防止氧化应激相关疾病的发展。
5. 精选特刊
特刊1
The Contribution and Application of Molecular Biology in the Applied Biosciences—Focusing on Medicine, Biomaterials and Tissue Engineering Fields, 2nd Edition
分子生物学在应用生物科学中的贡献与应用——聚焦医学、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领域(第二版)
分子生物学新方法和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医学临床应用、生物材料研究以及组织工程领域带来了全新的洞见。通过分子水平的精细解析,研究者得以揭示多种基础医学过程的内在机制,从而指导药物发现和诊断方法的开发。克隆技术、CRISPR/Cas9、DNA芯片和下一代测序(NGS)等工具,在药物研发、疾病机制研究以及临床决策优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随着分子生物学家逐步解析多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关于组织再生所需的细胞内外化学梯度、细胞黏附复合体及其他刺激因素的证据也逐渐明朗。
本特刊欢迎以下方向的原创研究与综述文章: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药物发现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基础医学过程的分子机制解析;
组织工程与生物材料中分子调控机制研究;
细胞信号传导、化学梯度和细胞黏附复合体在组织再生中的作用。
本特刊旨在整合分子生物学在医学、组织工程和生物材料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系统展示其在基础与应用研究中的关键作用,为克服临床与工程挑战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投稿截止日期:2025年12月31日
特刊链接:
https://www.mdpi.com/journal/cimb/special_issues/78R334426C
特刊2
Molecular Functions of Long Non-Coding RNAs: Implications for Diseases and Therapy
长链非编码 RNA 的分子功能:对疾病和治疗的影响
分子生物学和高通量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疾病发生与发展中的作用提供了全新洞见。研究者通过分子水平的精细解析,揭示了lncRNA在基因调控、染色质重塑、RNA剪接等多种细胞功能中的核心作用,并在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的机制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lncRNA的分子机制逐步被解析,其作为疾病标志物及潜在治疗靶点的价值也日益凸显。
本特刊欢迎以下方向的原创研究与综述文章:
lncRNA在疾病发生机制中的分子作用与调控网络;
lncRNA在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等疾病中的功能研究;
lncRNA的高通量分析、功能表征与验证方法;
lncRNA作为疾病特异性生物标志物及靶向干预策略的研究;
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结合的综合分析。
本特刊旨在汇集lncRNA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系统展示其在基础研究与转化医学中的关键作用,为疾病机制解析和创新治疗策略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投稿截止日期:2025年12月31日
特刊链接:
https://www.mdpi.com/journal/cimb/special_issues/98K2VTR1LM
特刊3
Molecular Research on Free Radicals and Oxidative Stress—2nd Edition
自由基和氧化应激的分子研究—第二版
氧化应激是由活性氧(ROS)产生与机体抗氧化防御失衡引起的一种状态。自由基包括超氧阴离子(O2•−)、羟基自由基(•OH)、过氧自由基(ROO•)以及活性氮(RNS)如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这些具有未配对电子的高反应性分子能损伤脂质、蛋白质和DNA等细胞成分,在氧化应激中起核心作用。
环境因素如辐射暴露、肥胖、吸烟、污染、酒精摄入、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等均可增加自由基的生成,加重氧化应激并破坏机体的抗氧化防御系统。尽管部分自由基在细胞信号传导和免疫反应中具有重要生理作用,其过量累积仍可导致细胞损伤,并参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癌症、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不孕及纤维化等疾病的发生与衰老过程。在分子水平上,氧化应激引起的细胞功能障碍机制十分复杂,包括线粒体损伤、自噬、线粒体自噬、内质网应激及细胞凋亡等。然而,这些机制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尤其是在代谢性疾病中的作用,仍未完全阐明。
本特刊诚邀原创研究与综述论文,重点解析氧化应激的作用及其潜在分子机制。希望通过本特刊推动对氧化应激相关病理的深入理解,并为创新治疗策略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与研究基础。
投稿截止日期:2026年3月31日
特刊链接:
https://www.mdpi.com/journal/cimb/special_issues/E8613557F1
6. 期刊介绍
主编:Prof. Dr. Madhav Bhatia, Department of Pathology and Biomedical Science,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CIMB 发表原创研究论文和综述论文,范围包括分子生物学,分子植物学,分子遗传学,分子医学,分子微生物学等,同时也定期发布领域内的热门前沿研究专栏。CIMB 当前被Scopus, SCIE, PubMed, PMC, DOAJ 等各大公共数据库收录。
|
2024 Impact Factor
|
3.0
|
|
2024 CiteScore
|
3.7
|
|
Time to First Decision
|
17.8 Days
|
|
Acceptance to Publication
|
2.7 Days
|
主页:https://www.mdpi.com/journal/cimb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