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对话COVID期刊编委巴塞罗那大学Anna Puigdellívol-Sánchez博士 |
|
期刊名:COVID
期刊主页:https://www.mdpi.com/journal/covid

本期人物专访,COVID有幸对话期刊编委——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医学院的Anna Puigdellívol-Sánchez博士。作为新型冠状病毒领域的活跃学者,Puigdellívol-Sánchez博士在新冠流行病学、临床治疗及长新冠等方面深耕多年,积累了深厚的研究经验,并始终与国际学术界保持密切的合作。她不仅在科研领域成果丰硕,亦积极投身学术出版工作,深度参与同行评审环节,以专业视角为期刊质量把关,对推动COVID期刊发展、促进学科内学术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本次专访中,Puigdellívol-Sánchez 博士不仅详细介绍了个人主要研究方向与代表性成果,更分享了对该领域未来研究趋势的看法,并就如何科学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流行病提出了宝贵建议。
问答环节:
Part 1. 研究背景与动机
Q1.请您简要介绍一下您的研究背景,以及是什么促使您关注COVID-19和长新冠 (Long COVID) 研究的?
我在巴塞罗那大学的前期研究主要集中于神经解剖学,并致力于评估外周神经再生的特定模型。通过运用三维重建技术,我们系统分析了显微细胞计数与椎管内麻醉中存在的偏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数学方法以改进穿刺精度。此外,我在Terrassa卫生联盟(Consorci Sanitari de Terrassa)担任家庭医生职务,期间围绕病假管理、依赖性评估、血糖仪精确性等基础医疗相关课题开展了多项研究。正是在这些研究中积累的数学方法和经验,促使我进一步分析COVID-19的传播及相关药物的数学特征;而在当前伴随着严重社会与健康问题的后疫情时期背景下,我开始研究长新冠问题。
2.您在研究COVID-19过程中遇到的主要挑战是什么?您是如何应对这些挑战的?
我遇到的一个特殊的挑战在于医院与初级保健机构数据源之间的不匹配性,这导致难以整合不同机构的数据以开展多中心研究。而Terrassa卫生联盟作为覆盖约 20万人口的整合性医疗组织,其规模足以识别主要趋势,同时数据量也在可控范围内。但若要在前瞻性研究中针对特定亚组获得必要的统计学效力,我们仍需要开展多中心合作研究。
Part 2. COVID-19治疗研究
3.您的研究探索了COVID-19的治疗方法,能否简要介绍一下您的主要研究发现?
我们的主要发现是:长期服用抗组胺药物的患者,其住院率降低了约一半(若患者同时接受超过8次慢性治疗,则住院率降低约40%)。这一结果与Yepes疗养院的临床经验相符——在第一波疫情中,该院的所有住户均被感染,但在接受抗组胺药与阿奇霉素治疗后,无人死亡或需要住院治疗。
4.这些治疗在疗效、安全性与可及性方面的表现如何?是否有特定人群受益更多?
目前尚无其他治疗方法能将住院率降低逾50%。相对较昂贵的抗组胺药比拉斯汀 (bilastine),其在西班牙的售价也低于10欧元;而Yepes所使用的西替利嗪 (cetirizine) 价格更低(不到5欧元)。在我们的机构中,约有100名医师可以自由开具其偏好的抗组胺药,即便如此我们仍观察到住院率显著下降。此外,多种抗组胺药无需处方即可在药房购得,因此也可以用于普通感冒(即使是检测假阴性的新冠病毒感染)。
Part 3. 长新冠流行病学研究
5.根据您的研究,您能否阐述一下目前对长新冠的理解?
现阶段,我们接触的患者主要表现为剧烈疼痛、记忆力下降等非特异性症状,而常规血液检查通常正常。在3T磁共振成像中可以看到一些可能与微血管病变相关的迹象,但它们很难和通常与年龄相关的迹象区分开,而且3T磁共振设备的普及度有限。目前,我们对长新冠尚无充分的理解。
6.长新冠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如何?这对公共卫生的长期意义又是什么?
好消息是,长新冠虽然可能“持续存在”,但未必导致功能障碍。研究显示,超过90%曾需病假的患者在一年后重返工作岗位(其中77%在首月内复工)。我们目前关注的是血栓事件的增加——其机制尚不清楚,短期影响也仍不确定。另一项令人担忧的发现是,在第三次确诊感染后,长新冠的发病率呈指数级上升。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第一周,在西班牙东北部出现症状的儿童中随机抽样,新冠病毒检出率达24%。这些感染儿童很有可能将病毒传播给周围成人,而成人可能仅表现为轻微咳嗽。由于多数病例未被确诊,未来出现的非特异性健康问题将难以被归入长新冠范畴。
Part 4. 国际合作
7.您曾与来自其他国家的学者合作研究。国际合作如何影响您对COVID-19的研究思路?
当试图解决医学中尚未破解的难题(如神经再生、麻醉穿刺技术优化、细胞定量分析)时,我深切体会到多年前读到的那句话何等真切:“当你是一名本科生时,你深信你无所不知;当你意识到你一无所知时,你就获得了学位;当你真正意识到你和其他人都一无所知时,那么你就获得了博士学位。”在过往的科研合作中,你终将发现自已只能推动某个特定领域中极其微小的具体进展——这些成果或许只能引起少数远隔重洋的同行的兴趣。
所以,当新冠疫情开始时,我像往常一样想:“好吧,大家对它都还不了解”, 但我早已习惯这种认知状态。由于之前使用数学方法的经验在神经解剖学、麻醉学以及病假与依赖性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研究成果,因此我想我同样可以应对新冠疫情研究,并寻得另一个或许对他人有所助益的微小而具体的发现。
Part 5. 未来研究方向与建议
8.基于您的研究,未来COVID-19治疗与长期新冠研究的关键方向有哪些?
• 需开展前瞻性多中心研究,验证抗组胺药联合阿奇霉素在临床实践中观察到的疗效;
• 应推进不同疫苗技术的前瞻性比对研究,通过临床试验对比mRNA疫苗、重组蛋白疫苗与灭活病毒疫苗的效果,并为公众提供个性化选择方案;
• 应对包括儿童及青少年在内的轻症长新冠患者开展3T磁共振研究,以排除早期微血管病变的可能;
• 对存在严重记忆障碍的患者,可尝试多种脑刺激技术进行干预研究;
• 若其他地区同样检测到血栓事件增多,可通过检测抗核衣壳抗体辅助识别未确诊感染病例(但需进一步明确该抗体检测的灵敏度参数)。
9.您对未来疫情的预防与应对有何建议或见解?
目前,我对全球应对COVID-19的现状感到担忧:对有症状患者和医护人员缺乏强制的口罩建议,即便在通风良好的设施中; “Our World in Data”平台不再更新各国住院数据;废水监测虽能早期发现变异株,但未能有效转化为对住院高峰的预测和公共卫生响应。此外,美国也不再向世界卫生组织共享疫情数据。总而言之,在这场威胁尚未结束之前,我们却已在逐渐失去曾经拥有的信息来源。
原文链接:
https://www.mdpi.com/journal/covid/announcements/13287
参考文献
1. COVID-19inRelationtoChronicAntihistaminePrescription(2024,Microorganisms)
https://www.mdpi.com/2076-2607/12/12/2589
2. AntihistaminesandazithromycinasatreatmentforCOVID-19onprimaryhealthcare—
Aretrospectiveobservationalstudyinelderlypatients(2021,PulmPharmacolTher)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3465426/
3. AntihistaminesasanearlytreatmentforCOVID-19(2023,Heliyon)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7128299/
4.LongCOVIDSyndromePrevalencein2025inanIntegralHealthcareConsortiuminthe
MetropolitanAreaofBarcelona:PersistentandTransientSymptoms(2025,Vaccines)
https://www.mdpi.com/2076-393X/13/9/905
AnnaPuigdellívol-Sánchez博士在COVID期刊主持的特刊
“COVID and Public Health”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