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劲松等 来源:《细胞研究》 发布时间:2012-11-27 15:24:53
选择字号:
一重要因子可改良“万用细胞”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李劲松研究组与南开大学刘林研究组发现,将核移植过程中的重要因子Zscan4与Yamanaka因子共同使用,不仅能显著提高iPS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的产生效率,而且显著改善了iPS细胞的质量。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细胞研究》上。
 
据介绍,通过体细胞重编程技术获得来自患者的多能干细胞并用于自体移植,可避免免疫排斥问题。这使得体细胞重编程技术成为干细胞和再生医学研究领域的热点。
 
核移植和iPS技术均能将体细胞重编为多能干细胞,但两者的重编程能力不同。核移植后获得的胚胎干细胞(ESCs)具有与正常ESCs相似的多能性,通过四倍体囊胚注射能获得小鼠,但大部分的iPS细胞没有这一能力。
 
近期研究发现,人体的iPS细胞存在不少遗传变异。由此可以推测,参与核移植诱导体细胞重编程的因子可能对遗传物质的稳定起重要作用。如果将这些因子应用到iPS技术中,可能会维持重编程过程中细胞遗传物质的稳定性,从而改善iPS细胞的质量。
 
此次研究人员建立了一个筛选系统,发现其中Zscan4能显著提高iPS细胞的形成效率。进一步研究发现,Zscan4能促进重编程过程中细胞端粒区以及非端粒区遗传物质的稳定,并快速延长重编程细胞的端粒。
 
由于Zscan4的介入稳定了重编程细胞的基因组,iPS细胞的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改善,19株中有11株(58%)通过四倍体囊胚注射能获得完全来自iPS细胞的小鼠;而通过传统Yamanaka方法获得的iPS细胞,11株中只有1株能获得完全iPS细胞的小鼠。
 
相关专家认为,该研究为通过Yamanaka方法获得iPS细胞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为获得更安全的iPS细胞并将其应用于再生医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来源:中国科学报 黄辛)
 
更多阅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预见未来:“天关”卫星“前传” 跨能量尺度原子核结构研究获突破
我国地震工程领域首个国之重器通过验收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