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倪思洁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9/19 9:52:21
选择字号:
协同构建全球科学传播共同体
国际科学节圆桌会议在京召开

 

9月17日下午,2025北京国际城市科学节联盟年会暨国际科学节圆桌会议在京召开。

“北京国际城市科学节联盟系列座谈是结交联盟‘新朋友’,扩大合作‘朋友圈’的主要形式。”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北京国际城市科学节联盟秘书处总干事苏国民介绍,过去一年,联盟秘书处联合成员单位及相关国际机构推进多项工作,包括将合作拓展至31国41家机构;通过举办专家讲座、国际沙龙提升人才专业能力;推出科教资源合作计划、建设国际科教展区以优化整合资源;开展青少年科文交流活动、搭建“以科会友”舞台服务全球青少年。同时,联盟还形成讲座沙龙实录与科学教育活动开发要点初稿,未来将继续协同构建全球科学传播共同体。

来自澳大利亚、波兰、玻利维亚、哈萨克斯坦等14个国家的17位联盟成员机构代表及相关国际机构代表,围绕“科学传播合作网络平台的构建路径”“国际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的路径”“深化协作打造科学教育活动的路径”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分享各自机构的实践经验与创新项目,并就未来合作方向提出建议。各方就AI时代科技馆转型、青少年科学教育创新、国际科普资源共享、跨文化科教合作等达成多项共识。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常务副主席李昕表示,近两年来联盟开展了诸多富有成效的国际交流活动。今年,联盟首次在北京国际科学传播交流周期间组织成员集中展示展品与项目,未来还将进一步丰富拓展合作路径。

她倡议,完善合作与工作机制、搭建创新成果及展项展示平台、加强交流互访,并对联盟成员提出的AI 建资源库、搭建共同体交流社区等建议表示认可,希望在数字化智能化时代,各方携手探索共推科学教育传播、促进成果展示,并强调联盟将继续深化务实合作,推动全球科学传播事业高质量发展。

会议合影。北京市科协供图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家揭示蛋白药物稳定性的普适机制 “一招鲜”让菊花采后叶片实现“冻龄”
科学家首次提出脑机接口“动态电极” 两把钥匙重启植物细胞“命运逆转”齿轮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