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思玮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9/15 15:24:00
选择字号:
人工智能是医疗体系最底层的智慧中枢

 

“从‘健康中国2030’战略维度看,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亟需破解‘数据主权’课题;从科技强国战略视角看,医疗领域‘卡脖子’技术攻关已进入深水区——这既是医疗机构的时代责任,更是中国医疗产业走向全球的必由之路。”近日,在第二届医学装备与耗材管理智慧创新交流会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以下简称北医三院)党委书记金昌晓表示。

当前,数字医疗正处于国家“健康中国”“数字中国”两大战略的交汇点,新一轮技术的创新突破,为数字医疗的发展带来了全新机遇,也为智慧医院的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在人工智能将成为每一家医疗机构乃至整个医疗体系最底层的智慧中枢,通过深入每一个医学现场、融入每一个临床场景,释放医生效能,打造智慧医院,最终实现更高效的运转、更智慧的决策和更温暖的服务的关键节点。”作为参会企业代表,联影集团董事长薛敏表示,十余年来,联影和北医三院在医学影像装备、智慧医院信息化建设、数智化诊疗等方向开展了一系列前瞻探索与创新实践,为中国乃至全球数字医疗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签约仪式现场(主办方供图)

  ?

会议期间还举行了北医三院-联影集团智慧影像联合研发中心备忘录协议签约仪式。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将依托北医三院-联影集团智慧影像联合研发中心先行先试,一方面针对新产品新技术进行临床开发与迭代,推动创新临床应用、科学研究及技术升级,并通过联合开发部件、算法及应用,实现多维度创新,共享专利成果。另一方面探索医学影像设备全生命周期的数智化管理,并围绕临床重大需求,依托创新技术、应用和模式,建立并推广创新标准。

其实,早在2016年,北医三院便作为国内第一批国产品牌应用示范医院率先引进了中国首台3.0T超导磁共振,推动国产设备示范应用走向成熟。随后,双方在多个领域展开合作研究,共同打通“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成果转化”的全创新链条,联合研发攻关人工智能“卡脖子”难题,围绕重大难题开展原创性科技攻关,推动成果从技术论证走向临床应用与产业转化。

2023年底,北医三院携手联影启动新一代AI PACS系统的建设工作,由北医三院提供临床诊疗需求和完整的数据链,由联影负责需求调研、系统研发、部署升级、数据迁移及测试上线。

据悉,截至目前,该系统已连接大型影像设备75台,部署客户端工作站超2300台,日均处理检查近4000例,累计完成检查超50万例,并成功迁移20亿+历史影像索引、1100万+诊断报告及预约信息,实现历史数据与新系统的无缝衔接。

“期待新一代国产化PACS系统未来在场景扩展、智能驱动以及灵活可控等维度不断迭代优化升级,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建设。”北医三院医学工程处副处长田金表示。

北医三院放射科副主任医师邢晓颖表示,新一代PACS在完整覆盖原有功能的基础上,结合三院实际业务场景,新增护理模块、教学管理,优化技师工作站、质控管理、危急值管理等功能,构建了更精细化、规范化、智能化的报告流程管理体系。期待未来继续与联影携手探索更多的AI应用,打造覆盖整个影像场景全链条的智能体系。

“AI PACS 系统已实现北医三院 1+6 院区的全面覆盖,并正式投入日常诊疗使用。这一成果的落地,离不开北医三院在项目推进中给予的大力支持。”联影智能首席技术官吴迪嘉最后表示。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夸父”遥操作系统测试平台研制成功 新型材料工艺刻蚀高性能微芯片
美资助前景不明之际,多国争相招揽博士生 研究揭示森林涵养水源净化水质作用密码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