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丹宁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8/13 17:53:21
选择字号:
酵母泛基因组数字模型与代谢网络分析有了新方法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周雍进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鲁洪中合作,在酵母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研究团队通过整合分析全球1807株酿酒酵母菌株的基因组与生态位数据,构建了高覆盖度的酿酒酵母泛基因组及菌株特异性代谢模型,系统解析了酵母通过基因组精简与代谢重编程适应多样化环境的分子机制。相关成果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多维整合分析示意图。大连化物所供图

酿酒酵母在烘焙、酿酒等领域具有悠久的应用历史,在自然与人工环境中均展现出强大的适应性进化能力。尽管不同进化分支的菌株在遗传和表型上存在显著多样性,但其在代谢水平上的差异尚不清晰。目前,全球科研与工业界主要依赖少数实验室菌株作为出发菌株,限制了对酵母宝贵自然多样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因此,如何筛选最优菌株以构建服务于医药、能源、化工等领域的酵母细胞工厂,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创建了高质量酵母泛基因组与菌株特异性代谢模型数字资源库。基于此,团队建立了“泛基因组-代谢模型-多组学整合”的多维度分析流程,为从系统层面理解微生物的环境适应性及代谢特性提供了新理论框架。

以工业乙醇生产菌株为例,团队从基因、转录及代谢通量三个维度证实,强化糖酵解下游途径与乙醇的高效合成密切相关,该发现为后续乙醇及其衍生物细胞工厂的理性设计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73/pnas.2502044122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科大构建国际最大规模原子量子计算系统 巨型爱因斯坦环揭示宇宙最大黑洞之一
科学家“瞥见”恒星宜居带的系外行星 科学网2025年7月十佳博文榜单公布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