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国科大关工委举办“家校共育学生心理健康”教师培训班 |
|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科大关工委)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玉泉路校区举办第二期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培训班,今年的培训主题是“家校共育学生心理健康”。来自北京地区、中国科学院定点帮扶和对口支援地区贵州水城区、内蒙古库伦旗、江西大余县的61位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参加培训。
?
培训现场 国科大关工委供图
?
开班仪式上,国科大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吕晓澎致辞欢迎参训学员。国科大关工委致力于将国科大优质的教育资源延伸到中小学,组织本次培训是为一线教师提供兼具创新性与实用性的工作方法和沟通策略,提升教师队伍心理教育水平,开展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国科大关工委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原所长杨玉芳在致辞中提到国科大关工委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中心以《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为纲,为青少年心育工作者提供坚实的学术支持和专业的指导力量。
集中授课阶段,国科大关工委特别邀请了地质学家、关工委专家委员会主任刘嘉麒院士做第一讲《从梦想到实践——我的人生感悟》讲座,他以自身为例,深入剖析学术道路的奋斗轨迹;提醒参训教育工作者不忘初心,将爱党爱国、求实创新精神传递给青少年学子。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高文斌在《新时代新质教育力的构建》课程中,以“身心发展三维平衡理论”切入,引导教师与家长形成合力,探索高水平育人体系,构建起新时代“新质教育力”。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国科大关工委副秘书长王利刚以《家访工作坊策略、家长会工作坊策略及班会工作坊策略培训》《基于场景的焦点解决对话能力专项培训》为题,介绍了家访、家长会工作坊及班会工作坊的实践性工作。通过理论讲授、角色体验、场景演练等环节,提升教师在师生互动、家校沟通中的问题解决能力。调研学习阶段,学员们参观体验了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梦工厂。
结业仪式上,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局农业科技办公室副主任赵心刚致辞,他提到中国科学院以“志智双扶”为主线,在定点帮扶及对口支援地区开展“科教融合”教育帮扶,并肯定了国科大关工委在支持帮扶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中所做的贡献。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牛晓莉介绍了国科大在整合校内资源、助力提升中小学基础教育水平、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承担社会责任等方面所做的努力,并提到此次培训紧跟政策导向、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希望学员通过培训学有所获,知行合一、以行践言。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