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需要我们干什么,我们就干什么。这就是使命感!”7月17日,2025年广东省首期“脱颖训练营”(暑期)在广州实验室举行专题讲座。活动上,“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实验室主任钟南山为参加训练营的高一学生讲课,畅谈创新等话题。
钟南山授课现场。朱汉斌摄,下同
?
“你们都是高一学生,在这个阶段不仅要学知识,学如何工作和做人,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创新,如何创造。在‘脱颖训练营’里不一定要学很多知识,而是要好问、好学、好奇,培养创造性。”钟南山指出,“脱颖计划”极具价值,其灵感源自“脱颖而出”一词,寓意同学们不仅要在知识储备上“冒尖”,更要在创造力、艰苦奋斗、敢于冒险的精神上勇立潮头。
据介绍,本次“脱颖训练营”为期12天,项目专家组立足广东科学教育特色,深研创新人才成长规律,深刻领会“脱颖”教育意蕴,首创“SHINE”培养理念,设计“三阶五维”课程体系,初阶课程以科学家精神(Science)为根基、人文素养(Humanity)为灵魂,进阶课程以创新意识(Innovation)为内核,顶阶课程以卓越(Excellence)成为培养目标,同时以自我养成(Nurturance)贯穿课程始终。
“我大学毕业65年了,教过很多学生,包括医生、研究者,有1000多了。不是考试第一名的学生就最好。我更看重创新能力。”钟南山着重强调了创造性在当今教育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他认为,“SHINE”培养理念中,还应该另外增加一个关键词,就是“使命感”。“虽然现在有些国家对我们进行技术封锁,但是我们的一些仪器已经做得比国外还要好,这就是靠着科学家的使命感。”“在当今的背景下,对中国的科学家来说,使命感非常重要。”
学生代表向钟南山赠送纪念品。
?
活动中,一位高中生提问:“像我这样天资一般的人,是否适合从事科研?”钟南山表示,他带的学生中真正有天才的不太多,但最后真正做出成绩的无一例外都是很勤奋工作的。除了勤奋工作而外,爱提问题、执着追求也很重要。“不一定要很聪明,不聪明的人,未必做不出成绩。只要你从事科研认准了方向,坚持下去,你就会成为优秀的科学家!”钟南山说。
“我只读了三年大学,大学没毕业,也没读过硕士、博士,但这并不妨碍我做好自己的事情。”钟南山开玩笑说他是“三无医生”。也正因如此,如今在广州实验室,对于人才的聘用,钟南山不看重他是哪所大学毕业的,而更看重的是他的成长潜力。“只要有潜力,哪怕能力差一点,只要一直往前赶,就能达到事业的顶端,我们国家实验室就需要这样的人。”钟南山说。
据了解,近日,由广东省教育厅牵头、广东省中小学科学教育指导中心设计实施的2025年广东省首期“脱颖训练营”(暑期)活动在华南师范大学拉开序幕,60位来自省内12所广东省全国首批科学教育实验校的高一学生作为训练营的“主角”,以精彩纷呈的科学教育实践,共同参与探索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有效路径。
参会人员合影。
?
训练营期间,学生们将走进广州实验室、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在尖端实验室专家团队指导下,领略生物制药、物理、化学、力学、建筑工程与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发展,聚焦科技创新,采用STEM学习、项目式学习与课题研究结合的方式,培养创新精神和科研实践能力。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