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
科学家研发STING配体探针并将其应用于抗肿瘤药物筛选 |
|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李新建研究组近期搭建了STING小分子激动剂的高通量筛选平台,有望为肿瘤患者提供新型免疫治疗方案。相关论文7月15日发表于Cell Reports Methods。
免疫治疗是延长癌症患者寿命、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人体内有一套天然免疫系统,其中位于内质网的接头蛋白STING发挥重要作用。但由于缺乏高效筛选工具,目前STING小分子激动剂的研发被严重制约。
该工作研发了一款可用于高通量筛选STING配体的荧光探针,并将其命名为FiSL。以FiSL探针作为工具,研究人员筛选出小分子化合物和厚朴酚是STING的激动剂。据东汉医圣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记载,中医药方半夏厚朴汤具有降逆化痰、行气开郁的功效。和厚朴酚是半夏厚朴汤中厚朴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动物实验结果显示,和厚朴酚可通过口服方式快速递送至肿瘤组织,激活抗肿瘤免疫,有效延长多种实体瘤荷瘤小鼠的生存期并无明显的毒副作用。
综上,该研究搭建了STING小分子激动剂的高通量筛选平台,在此基础上筛选发现中药活性成分和厚朴酚是STING小分子激动剂,并利用小鼠肿瘤模型证实和厚朴酚具有显著抗肿瘤效果和低毒副作用。因此,该研究有望给肿瘤患者提供新型免疫治疗方案、为中医药的现代化开辟新思路。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李新建研究员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已毕业博士研究生孙鹏凯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该研究得到科技部、中国科学院的经费支持。
相关论文信息:https://www.cell.com/cell-reports-methods/fulltext/S2667-2375(25)00142-0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