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颉满斌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25/7/8 18:30:49
选择字号:
原子核质量测量揭示新质子幻数出现

 

7月8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获悉,该所科研人员依托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首次精确测量了极缺中子原子核硅-22的质量,发现在硅-22中质子数14是一个新幻数。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当原子核的质子数或中子数为2、8、20、28、50、82、126时,原子核会表现出相对稳定的性质,因此这些数字被称为“幻数”。20世纪四五十年代,物理学家梅耶和简森等提出了原子核的壳模型,成功解释了幻数的形成机制,因此获得196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近年来,随着核物理研究向远离稳定线的奇特原子核推进,人们在某些奇特核中发现了新幻数(例如中子数为14、16、32、34)。然而这些新幻数几乎都是中子幻数,新的质子幻数在实验上鲜有报道。

此前,科学家发现在氧-22中(中子数为14,质子数为8),中子数14具有“幻数”特征。根据核结构的镜像对称性,理论预言在氧-22的镜像核硅-22(中子数为8,质子数为14)中,质子数14也应该是一个幻数。硅-22是目前已知的最缺中子的硅同位素,由于其产生截面小、寿命短,在实验中产生和测量均面临较大挑战,该理论预言一直未被实验证实。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原子核质量测量研究团队基于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利用改进后的磁刚度识别等时性质谱术,克服参考核极少的不利条件,成功测量了硅-22原子核的基态质量,并将该团队此前首次测量的硅-23质量的精度提高了近7倍。

硅-22及其镜像核氧-22结构示意图。通过硅-22的质量测量,结合理论计算,科研人员揭示了硅-22具有与氧-22相似的双幻结构,但同时存在轻微的对称破缺,具有更外延的质子空间分布。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供图

  ?

基于新的质量数据,研究团队揭示了新质子幻数14在硅-22中的出现,该结果得到了当前先进核理论模型计算的支持。进一步研究发现,虽然硅-22具有和氧-22相似的双幻特性,但其结构与氧-22存在轻微的对称性破缺。

该研究深化了人们对奇特原子核结构的认识,对理解原子核中核子之间相互作用、探索极端条件下原子核的存在边界具有重要意义。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果树还能变石头 两道同心圆环揭示恒星“双重引爆”证据
有证据证明成年人类也会萌发新脑细胞 桃多组学数据库PeachMD发布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