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叶满山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7/8 17:55:16
选择字号:
双金属催化剂助力二氧化碳“变身”甲醇

 

随着化石能源日益枯竭,二氧化碳过量排放引发的全球变暖问题愈发严峻。如何将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清洁燃料甲醇,成为科学界攻克环境难题的关键方向。近日,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与兰州大学合作,在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通过解析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作用机制,为这项绿色技术注入了新动能。相关论文发表于《催化学报》。

传统方法依赖铜基催化剂,但存在活性不足、选择性差等缺陷。研究团队在综述中指出,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凭借金属间的协同效应,展现出更优异的催化性能。例如,钴基氧化物通过界面反应提升二氧化碳转化效率,铟基氧化物则利用氧空位高效活化反应物,甲醇选择性显著提高。特别是一种镓锆固溶体催化剂,其每千克催化剂每小时产甲醇量达760克,创下同类催化剂效率新高。

催化剂的“功力”源于三大核心要素:晶体结构如同骨架,决定反应活性位的分布;助剂如同催化剂的“调味剂”,优化反应物吸附能力;制备工艺则像精密加工,直接影响催化剂的最终性能。研究团队通过对比发现,降低铟、镓等稀有金属用量,同时保持催化剂稳定性,是推动技术工业化应用的关键。

在反应机理层面,科学家揭示了“甲酸盐路径”的主导作用。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催化剂表面形成甲酸盐中间体,随后逐步转化为甲醇。这一过程中,氧空位与金属载体界面的协同作用,如同为反应搭建了“高速通道”,显著提升了转化效率。通过调控催化剂表面酸碱性,还能有效抑制副反应,让甲醇产率更上一层楼。

尽管成果显著,研究仍面临挑战。低温环境下催化剂活性不足、稀散金属成本高企、部分催化剂构效关系缺乏理论支撑等问题,亟待后续突破。未来,团队将聚焦于开发低温高活性催化剂体系、探索低成本金属组合,并借助计算模拟深入解析反应动力学,为技术优化提供理论支撑。

相关论文链接:https://www.cjcatal.com/CN/10.1016/S1872-2067(25)64689-4

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的双金属氧化物综述。兰州化物所供图。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果树还能变石头 两道同心圆环揭示恒星“双重引爆”证据
有证据证明成年人类也会萌发新脑细胞 桃多组学数据库PeachMD发布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