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少博,张行勇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5/7 9:11:51
选择字号:
科技强国·智见未来
西安科技大学举行人工智能活动周

 

深入百米井下,矿工们用汗水与勇气采掘光明。不过在不久的将来,一群拥有自主意识、能够应对各种复杂情况的“钢铁战士”将在矿井中穿梭忙碌,高效、精准地完成各项任务。近日,在西安科技大学举行的人工智能活动周系列活动中,一项项超脱想象的“黑科技”让这看似遥不可及的未来,正一步步地向人们走来。

自5月1日起,持续5天的西安科技大学“科技强国·智见未来”人工智能活动周系列活动向师生和一些到校园招聘的企业展示了学校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成果。校党委书记来兴平,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邓军,校党委副书记陈春林,副校长程卫星出席人工智能活动周启动仪式。

活动现场,西安科技大学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院、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和机械工程学院等分别进行了“AI+教育”成果路演,17个学院(部)的157件AI深度应用作品和28件智慧矿山、智能救援等装置装备陆续展出,全方位展现学校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创新成果。

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院副教授曹建涛介绍“智能矿压感知系统”。

“智能矿压感知系统”通过“传感优化-数据融合-支护决策”等软硬件创新途径,溯源扰动煤岩应力畸变失稳全过程,构建矿山压力可视化媒介,同时,创新了“前兆防控与主动支护”联合精准调控技术,大幅提升西部能源保供的可靠性。

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2022级控制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魏绪强在“基于多模态融合的矿工体征状态评估与预警系统”展台前,向参观者展示对模拟矿工的体征监测。“安装上这个系统后,矿工们就拥有了一位贴心的健康卫士,能够时刻监测身体健康,为矿井的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和机械工程学院的科研团队还展示了他们研发的机器人。

正处于研发阶段的人形机器人露面。

路演研发的“慧行医助机器人”传递药物和医疗器械。

在“RoboMaster竞技机器人”路演现场,两台智能战斗机器人以矫健身姿引爆全场,双机协作、战术射击演示引得师生连连喝彩。

机械工程学院机械电子系主任薛旭升说,RoboMaster竞技机器人由步兵机器人、英雄机器人和哨兵机器人群组成,现场参展的是步兵机器人和英雄机器人,它们的特点是灵活、可靠、群智,可以实现高效运行、灵活机动、目标精准和协同作战。

RoboMaster竞技机器人群组路演展示。

据介绍,此次成果展示中,西安科技大学雁塔校区北院分会场的“矿井智能通风安全管控平台”实现了国内首个100%自主可控,集分析预警、灾变仿真、设备联动于一体;“矿用悬线巡检机器人”实现了井下巷道环境的智能巡检,不仅大大降低了工作成本,而且显著提高了巡检工作效率。此外,分会场同步展示了学校“十四五”以来获批的10项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研究成果。

来兴平强调,要强化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深化校企协同育人,建好“智能建造”“智能采矿”等新专业,“强矿压智能监测”“智慧矿山安全工程”等微专业,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着力打造智能科技“10小龙”科技创新团队,加快形成具有行业影响力的智慧矿山、智能救援、智能探火、智慧测绘、智能装置与装备等特色优势,推动产出一大批高水平的科技成果,更好地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

邓军带队现场观摩师生人工智能成果展示。图片均由西安科技大学宣传部提供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哈佛认证抗衰清单:红茶+浆果有助逆龄 揭秘超短周期行星系统随时间演化规律
即将迎来 “火炉模式”,这样种树降温5度 《科学》(20250502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