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在北京市通州区委区政府、通州区卫生健康委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城市副中心“11722”儿科专科医联体启动会暨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召开。
会议现场(主办方供图)
?
会上,北京市通州区卫生健康委医政科负责人徐聪宣读《北京城市副中心“11722”儿科医联体建设工作方案》。根据规划,该医联体在通州区卫生健康委的统筹规划下,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首都儿童医学中心1家市级儿童医院为指导单位,通州区妇幼保健院1家区属妇幼保健院为区域协作单位,7家辖区综合医院儿科、中医医院儿科为协同单位,2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网络单元,致力搭建完善的“市-区-基层”三级儿科医疗体系,全方位提升城市副中心儿童医疗服务水平。
随后,在各方代表的共同见证下,首都儿科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孟黎辉代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首都儿童医学中心与通州区妇幼保健院、通州区妇幼保健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医联体合作协议书,标志着北京城市副中心“11722”儿科专科医联体正式建立,合作迈向实质阶段。
据了解,北京城市副中心“1+1+7+22”儿科医联体的建立,将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科建设全覆盖。医联体将通过强化体系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加速儿科优质医疗资源的扩容与区域均衡布局。
在医疗服务体系构建方面,医联体将以“医”为本,秉持“合理规划、资源可及、缩小差距”的原则,满足副中心儿童就医需求,促进儿童疾病预防、筛查、诊治的闭环管理;在分级诊疗与儿科服务衔接方面,医联体以“联”为纲,畅通上级医院与基层社区双向转诊渠道,依托妇幼保健院建立儿童诊疗中心。
未来,医联体还将逐步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指导单位、核心枢纽、协同单位、网格单元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推进北京市副中心区域内患儿病历、治疗、住院、检查、检验等信息共享,持续完善电子病历建设,推动医联体内各成员单位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结合儿童慢病诊治工作,完善医联体内长期处方管理,共享慢病患儿信息,利用信息化促进合理用药,为北京市副中心儿童提供更加智能、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