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投资战略新兴产业 |
规模达百亿元!“中关村战新基金”什么来头 |
|
3月30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硬科技投资与发展论坛”上,规模达100亿元的“中关村战新基金”正式对外发布。
该基金由中关村发展集团联合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工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等多家意向单位,共同筹划发起设立。据介绍,“中关村战新基金”将聚焦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一批优质硬科技企业加速发展提供金融支持,进一步壮大耐心资本,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中关村发展集团董事长潘金峰在论坛致辞中表示,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密集活跃期,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命健康等领域的群体性突破,推动了全球产业格局的重塑。中关村发展集团与新华保险、工银投资正在共同筹划打造新的耐心资本产品,进一步扩大支持科技创新的朋友圈。
“同时,中关村发展集团始终坚持提供生态化集成服务,围绕海内外创新创业主体的各种需求提供全方位赋能。”潘金峰说。
公开信息显示,中关村发展集团作为北京市市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坚持以股权投资为引领,着力打造“中关村资本”品牌,先后经历了代持政府资金投资、自有资金投资以及基金投资等阶段,期间通过设立从“书架”到“货架”的投资服务产品体系,全生命周期陪伴企业成长。中关村发展集团现已打造了覆盖从天使、创投到并购的各阶段投资工具;构建包括高精尖母基金、科学家基金、金种子基金、上市助力基金、S基金等在内的全生命周期多层次基金体系。目前,集团在管基金达57支、近600亿元,提高了长期投资科技企业的主动性和灵活性。
据介绍,中关村发展集团具有耐心资本“基因”。通过坚持瞄准科技创新源头、坚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中关村发展集团目前已投资和培育了一批独角兽、隐形冠军和专精特新企业,如百济神州、诺诚健华等;同时,集团坚持对优质项目进行领投、重投、长投,例如在2014年设立的集成电路一期基金,期限长达15年,对北京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助推;在其他产业领域,中关村发展集团对投资的企业一直耐心陪伴,有的11年后才独立上市。
数据显示,中关村发展集团通过多层次基金体系,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制造等前沿赛道为科技企业提供贯穿4I(Idea-IP-Industry-IPO)的全周期、全栈式服务。目前,集团基金系累计投资4000多个科技项目,支持了200多个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项目,涌现了1370多家国高新企业、近800家专精特新企业、96家独角兽企业和161家上市公司。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