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准确预测台风路径对于减轻灾害风险至关重要。然而,近年来相关技术进步趋于平缓,引发了关于“台风路径可预测性是否已达到极限”的讨论。最近,中国科研人员的一项发表于《科学通报》的研究突破,对这一讨论给出了否定答案。
该突破成果来自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组成的研究团队。团队通过使用全球对流解析模型(全球3公里水平分辨率),基于新一代国产神威超算“神威·海洋之光”构建了全球对流解析模式,将2021年“烟花”台风120小时轨迹预报误差降低在100公里内,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精度”。
新方法在保持相近精度的同时,计算成本降低了90%以上。图源:论文
?
近日,该研究成果以《用全球对流解析模型预测台风路径研究进展》为题发表于《科学通报》。
论文表示,该模型成功预测了台风“烟花”的突然路径变化及双重登陆位置,表现优于当前的业务预报。
研究团队进一步开发了一种创新的可变网格细化策略,通过针对影响台风运动的关键天气系统,在计算需求与精度之间实现了平衡。与全球对流解析模型相比,这种方法在保持相近精度的同时,计算成本降低了90%以上,并扩展应用于历史上其他10个台风案例轨迹预测中,取得显著的改进效果。
论文作者表示,这些成果标志着台风预测可能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利用对流解析分辨率结合适应性网格细化策略,可以在最小计算负担下提升灾害准备和响应能力。研究团队计划进一步在不同海域验证其方法,深入理解并改进模型物理机制,以扩大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
该研究得到了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以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双一流”研究资金等项目的共同资助。同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性能计算中心、青岛超算中心提供了高性能计算支持。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scib.2025.01.032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