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廖洋,薛寿鹏,于佳桐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11/19 14:57:26
选择字号:
青岛农业大学:苹果新品种“红丹”200万成功转让

 

11月5日,青岛农业大学与西藏上诚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在烟台举行签约仪式,正式将红肉苹果新品种“红丹”以200万元的价格完成技术转让。,烟台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吴晨光,烟台大山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成欣,西藏上诚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林传清,以及苹果育种团队专家戴洪义教授等出席仪式,共同见证这一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重要成果。

苹果新品种“红丹”

签约仪式上,青岛农业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郭尚敬强调,学校始终紧扣国家战略需求,聚焦生物育种、智慧农业等关键领域开展科研攻关,服务乡村全面振兴。此次“红丹”品种的成功转让,是校地校企协同创新的又一里程碑。

烟台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吴晨光指出,青岛农业大学以服务导向推动苹果产业创新,为“好苹果”装上“中国芯”,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意义重大。他期待校地企三方深化合作,共同攻克产业关键技术,助力烟台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苹果新品种“红丹”

作为长期合作方,烟台大山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成欣与西藏上诚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林传清均表示,将依托“红丹”品种的推广,加强良种技术攻关,破解种业“卡脖子”难题,推动苹果产业升级。

签约仪式  青岛农业大学供图

青岛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苹果育种团队负责人、“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张玉刚介绍,该品种是团队继“福丽”“福九红”“福星”后成功转让的第四个苹果新品种。针对红肉苹果“酸、涩、面”的痛点,团队自2009年起采用多代定向回交与多基因聚合技术,以新疆红肉海棠与“嘎拉”苹果杂交选育二代优系,再与高糖品种“福丽”杂交,最终培育出第三代红肉苹果“红丹”。

“红丹”果实近圆形,单果重132.1克,果面深红,果肉鲜红硬脆,甜酸适口且无涩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5.5%,富含类黄酮与花青苷,兼具鲜食与加工价值,尤其适合NFC果汁和果酒生产。该品种10月下旬成熟,低温贮藏可达近一年,且早花早果、丰产性强,抗早期落叶病,栽培过程无需拉枝套袋,省力轻简。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车上喝饮料不洒了?“黑科技”水杯来了 超加工食品正将年轻人推向前驱糖尿病
地下“社交网络”帮作物“传递情报” 乙烯可正向调控棉花耐冷性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