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北京11月18日电(记者刘霞)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研究团队研发出一种新型复合材料,在500℃高温环境下仍能保持轻质高强的特性,有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相关成果发表于新一期《自然·通讯》杂志。
仿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铝基复合材料微观图。图片来源:《自然·通讯》杂志
研究团队借鉴钢筋混凝土的构造原理,通过3D金属打印技术,构建出独特的金属基复合材料。这种材料以钛合金网状结构为“钢筋骨架”,再通过微铸技术填充铝硅镁合金作为“水泥基质”,其中还分布着强化性能的纳米级沉淀颗粒。
相较于传统铝合金在高温下易软化(500℃时强度仅约5兆帕)的缺陷,新材料的性能表现令人惊艳。室温条件下屈服强度达700兆帕,500℃高温环境下仍保持300—400兆帕的强度,堪比中档钢材,重量却减轻三分之二。屈服强度是材料科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开始发生塑性变形的应力极限。
团队通过计算机模拟发现,新材料在高温下通过“增强孪晶”这一独特变形机制维持强度。这项突破展现了增材制造技术的创新潜力,为研制更轻、更强、更节能的交通工具开辟了新路径。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