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广东省机械行业协会在佛山南海主持并召开了“超轻量化玻璃瓶罐绿色数智制造关键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科技成果鉴定会议。经专家鉴定,该项目技术具有创新性,整体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其中超轻量化玻璃瓶罐绿色数智制造关键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会议现场。聚智诚团队供图,下同
记者获悉,该项目由广东华兴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工业大学、佛山市南海区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山东三江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佛山华兴玻璃有限公司、佛山市三水华兴玻璃有限公司共同完成。针对超轻量化玻璃瓶罐绿色数智制造需求,项目团队开展了一系列创新研究。
在设计与优化方面,通过应力分析系统和CAE模拟成型技术创新,对瓶型设计与模具设计进行协同优化。利用Elfen Glass Design平台模拟成型过程及应力分布,成功实现瓶型轻量化与强度的平衡。同时,通过多方案对比迭代,有效解决了传统设计中试错成本高的问题,显著提升了设计质量和效率,在轻量化度和结构稳定性方面取得突破。
在制造工艺革新上,运用全自动配料技术、小口压吹(NNPB)成型技术及智能窑炉控制系统,大幅提升了玻璃液的均匀性和成型稳定性。创新设计的供料道分段保温、底部冷却系统及九点式测温装置,配合德国先进窑炉结构优化,不仅降低了氮氧化物排放,还提升了燃烧效率,使产品合格率和生产能效得到显著提升。
专家现场考察。
该项目开发出全方位自动在线检测系统和全自动化包装生产线,集成EBI摄像验瓶机、裂纹验瓶机及机器视觉检测功能,实现了高精度、高效率的质检与包装,全面推动玻璃瓶罐制造向绿色数智化方向升级,最终形成集设计优化、工艺革新和智能生产于一体的综合解决方案。其关键技术应用到超轻量玻璃瓶产品中,产品主要技术指标通过了第三方权威机构的严格检测。
对瓶罐重量、轻量化度L、抗热震性、抗冲击、内表面耐水性、重金属迁移量等指标进行检测,判定结果均为合格。其中,内应力方面,标准要求≤3级,超轻量化玻璃瓶罐产品的内应力等级为1级;抗冲击标准要求≥0.8J,产品在0.8J冲击下无破裂;耐内压力标准要求≥2.0MPa,产品在2.0MPa压力环境下同样无破裂,均符合标准要求。
本次会议得到了多方资源的支持,受到广东省机械行业协会的高度重视,并得到聚智诚团队专业的科技成果鉴定指导。由来自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科学院智能制造研究所、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广东省节能工程技术创新促进会的7位专家组成鉴定委员会。
项目团队与专家们合影。
专家们认真听取了项目完成单位的技术工作总结、查新报告、检测报告等汇报,审查了相关资料,并参观了数字化生产车间。经过质询和讨论,专家们一致给出高度评价,认为该项目技术具有创新性,整体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其中超轻量化玻璃瓶罐绿色数智制造关键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据了解,该项目获授权发明专利11件、实用新型专利12件。项目产品经用户使用,反馈良好,且项目成果已得到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