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媛,张晓蕊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10/20 16:00:14
选择字号:
跨越山海育新苗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10名本科生赴白俄罗斯历时三个月的访学之旅圆满收官。此次跨越白俄罗斯国立农科院、巴拉诺维奇国立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农业技术大学三所院校的交流行程,既是深耕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也是传播中国文化的实践之旅。

专业课老师讲解水生昆虫。

  ?

在三所院校学习交流中,同学们将课堂知识、田间实践与科研探索相融合。课堂上,他们系统修读植物病理与农业昆虫学等专业课程,深入分析白俄罗斯小麦、马铃薯等作物的常见病害与我国作物病害的差异;在试验田中,他们亲手记录病虫害特征,实地调研本土植物的生长状况;在国家植物保护研究所,他们观摩标本、聆听讲解,厘清了白俄罗斯植物保护工作的历史发展脉络。交流期间,同学们与白方学者就农业生态保护、病虫害防控等议题深入交流,为后续中白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与孔子学院学生合照。

  ?

在巴拉诺维奇国立大学孔子课堂上,同学们化身文化使者,通过剪纸、太极与篆刻,带领当地学生亲身体验中华文化的魅力。他们手把手传授剪纸技艺,让“春”字纹样跃然纸上;刚柔并济的太极招式,演绎东方韵律;一方方汉字印章,更让当地学生亲手完成跨越文字的独特创作。“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当外国学生亲口念出海子这句温暖的诗句时,同学们热泪盈眶。那一刻,诗歌跨越山海,成为心灵相通的起点。

白俄罗斯老师为学生授课。

  ?

从初抵白俄罗斯时的生疏与忐忑,到逐渐适应当地节奏、主动参与课堂研讨与田间实践,这段跨越国界的求学经历,使同学们真正突破了课本的局限,深入理解不同农业生态下植物保护的应用。此行不仅提升了同学们的专业素养与全球视野,更为他们注入了一份对可持续发展的深切认同与使命担当。

参观白俄罗斯植物保护研究所。图片均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提供

  ?

此次访学是学院推进国际教育合作、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实践。未来他们会把此次访学的收获融入后续学习,继续在植物保护领域深耕,同时主动承担文化交流的责任,为中外农业科技协作与文化互鉴贡献青春力量。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神秘宇宙“斑点”究竟是什么? “向上生长”的芯片,突破摩尔定律限制
地球大气二氧化碳含量达创纪录水平 太阳上也会下雨,科学家找到原因了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